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ID:24596033

大小:8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水循环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

2、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2)通过水循环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二、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主干知识的梳理水体的相互补给通过导学案把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新课导入]通过黄河断流现象的原因分析(来源与支出),引出黄河的水从哪里来?通过李白的诗得出结论——大气降水补给[转承]除了大气降水补给,一般的河流还可能得到哪些水体的补给呢?展示P54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补给关系图[读图分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

3、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知识生成]水体的相互补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了解实际事物出发,激发探究,同时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生成知识。3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的意义[转承]河流可以通过其他水体获得补给同时也可以补给其他水体播放FLASH动画——河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变化)[提出问题]河水与潜水是如何进行补给的,为什么?[知识生成]补给关系取决于水位差即由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追问]黄河下游地上河河段与地下水之间也存在互补关系吗?为什么?(同

4、时展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转承]湖泊水与河流水同样也存在着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展示湖泊水与河流水互补关系图[读图分析]当长江发大水时,周围的湖泊与长江的补给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转承]陆地上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那么陆地水与其他空间的水体——海洋水、大气水也是相互联系的吗?[画图引导]老师画图分析引导学生说出陆地水与海洋水、大气水之间的转化。[知识生成]水循环[提出问题]图中涉及的水循环有几种类型?(引导学生从发生领域的角度来判断)[知识生成]水循环的类型[提出问题]黄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转承]三种类型水循环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哪些环节?播放FLASH动画

5、——水循环的过程,要求学生说出三种类型水循环包括的主要环节,并得出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的两个必备环节的结论。[提出问题]哪些水循环环节会使黄河下游水减少呢?[转承]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除水汽输送,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地表径流是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最大的环节。[举例说明]人们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转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提出问题]如果人们大量砍伐树木,将会对当地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转承]水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提出问题]请结合以下素材,总结水循环的意义。(1)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

6、海而不枯竭?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意义?(2)为什么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意义?(3)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两个问题使学生加强对补给关系取决于水位差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生成知识点通过播放FLASH和学生填表,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掌握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的观念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形成知识点3板书设计作业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地球上的水体2、水体的相互补给二

7、、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2、水循环的类型3、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4、水循环的意义1、请同学们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哪些原因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2、完成配套练习自然界的水循环相应部分的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的能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