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

ID:2457761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_第1页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_第2页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走进属于自己的角色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自己尽快转变角色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环节,语文课上学生应是什么角色呢?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如何转变呢?  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语文教学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正像于漪老师所说,“语文

2、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怎样让学生亲近语言文字呢?  一是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读”3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基本的途径。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架构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习得阅读的方法。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前,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披文入境,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氛围,并在眼前浮现了四幅画面:水边,诗人小时候思念乡亲的场

3、景;客船上,诗人与妻子挥手作别的镜头;回到家乡,诗人长跪于母亲坟前的情形;海峡岸边,年迈的诗人遥望对岸的大陆的场景。面对画面,学生大声朗读,体味诗人那浓浓的乡愁,在情感上受到了感染。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文中语言就基本属于他的了,人文也就在其中。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可见,“读”在阅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揣摩语言。一篇课文,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透彻,就需要多读多揣摩。北师大王宁教授认为:语文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甚至把听说的技艺看得过于重要,而不深入到“想”这个层次,就无法从根

4、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在接触课文后,教师如能引领学生自己提出些问题来,再由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而求得解答,应是有效的办法。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只有揣摩透文本的语句,方能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二、学生是文本对话的体验者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闪现着人文之光。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阅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文本接受者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接近文本、接近生活,使阅读成为精神享受与体验的过程。学生在作为主体参与体验的时候,进行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进行自主体验、个性感悟

5、,其实这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创新精神的依托所在。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习主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才能建构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学生是文本思想的探究者  “大语文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文本的解读更不是一蹴而就,这就要老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性延展。3  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元化阅读延展探究空间,培养创新思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由于个人知识层次和人生阅历的不同,往往呈现多元化倾向。这就要求提供多角度的

6、、有创意的阅读理解,并设置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桥之美》一文后,设置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茅以升写《中国古拱桥》着眼于自身的结构美,吴冠中写《桥之美》着眼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建成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学生的理解是多方位的:有的说桥的实用美,有的说桥的形式美……这种多元化的阅读理解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反思进行探究性阅读。新课标阅读教学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7、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如,教学《信客》一文后,可设问:请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学完胡适《我的母亲》后,可设问:试对胡适母亲的教子方式作点评论;这些问题的探究,势必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有意义的。设置探究性问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使其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延展到自我体验,以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进入自己的角色,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呼唤。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