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

ID:24559672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观开平市中医院广东开平529300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患者64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田七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为96.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冷痛、肢体麻痛、大拇指震动觉、踝反射等主要

2、症状的缓解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当归四逆汤;临床效果消渴病痹症是消渴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临床上常表现出四肢麻木、冰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肢体腐烂而被迫截肢,以下肢症状最为多发,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2]。消渴病痹症相当于丙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要原则。木研宄为了进一步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

3、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将我院于2014年10只到2015年10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田七胶囊治疗与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将对比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患者作为研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②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③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发凉怕冷、疼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等;④以

4、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54周岁〜78周岁之间;③意识清楚,无明显认知障碍、失语症状以及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5~78岁,平均(63.5±3.2)岁;病程1~6年,平均(3.2±0.9)年

5、。观察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54〜78岁,平均(63.2±3.0)岁;病程1〜6年,平均(3.1±0.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田七胶囊治疗:田七胶囊(规格:0.25g/粒,批准文号:粤药制字Z20070238,本院制剂),口服,2粒/次,3次/d,共治疗1个月。观察组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当归四逆汤药物成分为当归12g,赤芍10g,桂枝1

6、0g,通草6g,细辛3g,大枣10g,干姜5g,炙甘草10g,水煎,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剂/d,共治疗1个月。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主要症状缓解情况。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消渴病痹症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

7、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1例,冇效10例,无效4例,总冇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3讨论消渴病痹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血痹”、“脱疸”等范畴,多因消渴日久所致,

8、进而耗伤气阴,阴处于脉络,因此也极容易伤及肝、肾、脾等脏腑,在此基础上,患者容易出现瘀血、痰湿、热毒聚集等现象,其本在于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其标在于瘀血阻络。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发麻、发凉怕冷、疼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下肢症状常比上肢严重,夜晚吋的症状更为明显,患者常会出现疲惫无力、倦怠寡言,舌质淡胖,舌色暗淡,苔白滑,脉沉细而无力。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温阳祛寒、化瘀通脉。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4]:“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