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5011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转变观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变观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学生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课外读物涉及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2、。这些都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认真探究其中的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深层次地思考,做到“症结”清晰明确,以便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4 一是教师观念上的问题。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
3、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阅读,因而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的训练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要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们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很关键。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
4、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 2.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通过选择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选材时更应注意拓宽知识面和有助于了解外国文化。 3.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技巧,
5、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及能力,提高其阅读速度和质量。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4 (1)教会学生整体阅读,预测主旨。通过预测文章的主旨,学生能迅速有效地理解全文,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预测文章主旨。首先,学生可以借助修辞图式来顺利地完成预测主旨的任务,因为一般来说阅读材料文章的体裁、篇章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次,要重视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子。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2)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主要信息。
6、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因此,阅读理解文章就是经过读的行为,主动的“猜测――证实”,来激活、同化、具体自己已有的各类图式。要把握文章脉络,必须做到通过快速通读全文激活自己记忆中适合该文的修辞图式。 (3)弄清结局、明确结论。很多文章的结尾非常精彩,目的是为了让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辞图式的一种。如有的文章结尾幽默;有的文章结局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有的文章令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文章得出一些结论,或有一点点感受。总而言之,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有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7、用,弄清结局或结论对于理解全文当然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弄清了文脉(修辞图式),把握住了主要信息(内容图式)之后,结合细节进行分析、推理、归纳,紧密联系结尾的语句提示,可彻底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外延。否则,读了半天也没能明了作者的意图,阅读效果不会好,考试中这部分题目的得分率也不会高。4 (4)要注意猜词句技巧的培养。阅读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解的词、短语,有的可跳过,而且对进行整体理解无大碍;有的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推理得知;有的可根据构词法推理,明确它们的含义。文章中有些复合句较长且结构复杂,晦涩不易理解,学生可根据关联词、
8、引导词的逻辑关系迅速分清主干和主句,从而明确句意。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一看,阅读课进行得轰轰烈烈,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且低效。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