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47331
大小:81.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5
《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一一以扬州市高职院校为例吴小洪徐国方收稿日期:2011-09-01作者简介:吴小洪(1968—),男,江丙玉山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与大学语文教学;徐国方(1965—),男,江苏南通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宄及文秘专业教学。(扬州/225127)*基金课题:木文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宄》的研宄成果之一(课题号为:GZY0901GH033)摘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推动高职院校进步都不可或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对
2、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表现欠佳,校园人文精祌积淀不厚。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制约了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的投入。纠正办学观念上的偏颇,着眼长远,动员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人文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引领地方文化的进步。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改进措施2011年1月至5月,我们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以对扬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五所高职院校就学牛.人文素质的教育状况作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决策层在思考如何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时对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文学科的老师在师资构成中占的比例过小,教学的积极性
3、、创新性有待提高,学生身上体现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有被边缘化的危险。2003年至今,5所高职院校(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技师学院、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中的4所经历了由中专校升格为专科校、同属一主管单管单位的院校合并、专业结构调整,建设新校区、接受评估、提升办学层次、明确专业定位等重要阶段,S前都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时期。建设品牌专业,内练苦功、外塑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己经成为高职院校的追求0标。但是我们在对五所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中发现:办学理念上缺少人文精神的支撑,办学实践中弱化人文学科的地位,学生群
4、体对人文价值的认同程度不高,管理制度上的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己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全面实现人才培养0标的潜在危险。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砬有相当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思考人类社会最高阶段的特征时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人人可以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而不再是机器与物的奴隶。我国根本的教育方针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教育部教高[2002]2号文件作了如下定义: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5、。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两个重要文件成为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0标的根本指向,都包含了对高职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什么是人文素质?定义繁多,说法不一。我们的观点现代人文素质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经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7气质与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与内在精神7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科学关怀的终极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冋答人与
6、人、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如何建立合理健康的关系,进而建构自身的信仰体系。大学校园文化如果有足够的人文精神作支撑,可以使学生拓展精神自由空间,铸炼品格,陶冶情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激发创造热情。本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是推动大学发展的“车之两轮”,将两者对立起来,或因其中一方的存在而排斥另一方的存在,都是不可取的。科学文化属于物质文化,人文素质归属于精神文化,两者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进步中显现的巨大力量,使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取得了支配性地位;而人文科学则由于其发展的渐进性与非功
7、利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劣势。“重科技、轻人文”的取向我国教育体系中一度十分明显,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又加剧了这一趋势。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本应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精神,人文科学中渗透着科学精神。而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的不断累积,将使得两者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没有科学技术作为工具,人类社会不可能从饮血茹毛的蛮茺吋代走向信息技术吋代;没有人文精神的长久积淀,人类则会失去心灵家园,也难以永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