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ID:2453334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乌蝇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在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文章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G623.5:A:1002-7661(2011)05-07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乌蝇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在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

2、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让不同动物有规律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第四排的规律应该怎样排列?你能按照规律试着排列一下吗?谁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样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找规律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

3、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在鼓励性的语言中也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例如:“再试着做一做、可能是你有些没听懂题意老师再说一遍问题、、、、、、”  二、通过变式比较以助学激趣  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可使学生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增强探究知识的新奇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如认识平行线时,可出示不同方向的四组平等平行线,让学生观察比较得

4、出,它们都符合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这两个条件,都是平行线。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是很透彻,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两张纸分别在上面画两条横线,学生就会显而易见的明白“在同一平面内”这句话的意义了  三、创设情境以助学激趣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在教学倍数因数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黑板出示电影院入口学号为奇数的同学走单号入口,学号为数偶的同学走双数入口,请把你的学号贴在入口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倍数因数问题的条件和含义。  四、通过游戏以助学激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如在

5、教学一位数除法时,可以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苹果树,在又红又大的苹果上分别写有不同的算式,树旁画上表示不同结果的各种篮子,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平果摘到各自的篮子,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五、通过儿歌的助学激趣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教学大月小月时,可给学生出示儿歌:七前单月大,八起双月大。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再如,教学除号时,可以教给儿歌: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不仅形象描述除号的形状,内含等分意义及书写要求,强化了学生表象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

6、手实践。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求长方形、正方形表面积的时候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得出,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对图形的印象就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样对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六、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

7、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