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2280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试析吕敬人书籍设计的理念及构成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吕敬人书籍设计的理念及构成要素摘 要:吕敬人作为当今中国书籍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设计注重细节,强调整体,凝重、精致而富于质感;尤其在材质运用上相当考究,追求无限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吕敬人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构成要素的阐述和对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将敬人设计中传统、地域特征、个人风格、现代反思进行更为全面的论述和提炼。关键词:吕敬人;设计理念;整体性;构成要素 吕敬人,1947年出生于上海,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师、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历任中国出版工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2、、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起由于突出的设计成就接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创立敬人设计工作室,进行商业运作。曾被评为亚洲著名的十大设计师之一,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之一。诸多的头衔只是敬人设计社会价值的体现,来是敬人设计独特自我风格的展现。 一、吕敬人书籍形态学理念 吕敬人在接受《美苑》杂志的采访时,曾说“理念的驾驭是书籍设计好坏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足见其对于设计理念的重视。理念是一种体系化的思维模型,是设计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涉及到设计师的个体素质和审美标尺,艺术的多样化也必然导致不同理念的产生。如果说理念
3、是设计师思考的方式,那么敬人书籍设计理念核心就是“整体性”。 整体性是敬人设计引领中国书籍装帧设计走向现代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此前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处于西方书籍设计的趋步中,而独特的历史阶段又导致了传统的断裂。片段式的书籍设计与装订使中国书籍设计带有西方现代设计初期的诸多特征,而整体性的提出,正是有了自我思维模式的第一步。整体性的思想构筑了吕敬人成熟的书籍设计形态学理念,吕敬人曾专门写过《书籍形态学探仪》一文,其中提到的“书籍形态”其定义不仅指的是造型、材料和工艺。并重点强调了“外形”同“神态”是完全相异的两个概念。首先,他把书认为是一个六面立方体、一个容器,
4、存在静止的外在之美,但书还同时蕴含着内在之美,其实就是书的内在神态,是书籍经过整体性设计后散发的自内而溢乎于外的书的表情。吕敬人定义“书籍形态”就是是通过文字、图像、构成、节奏的共同构筑及编辑、设计师、的联合打造。一本书经过整体性的全面设计,文字内容本身所具有的传达功能会升华出一种形式上共鸣的表现力,这才是设计的目的所在,也是设计师价值所在。 二、吕敬人书籍形态学五大构成要素 贯穿吕敬人设计体系始终的,是其独特的视觉体验,它包括了传统文脉、现代反思、个人主义的综合特性。“这种视觉体现是地域文化反应在设计领域中的一种独特视角,是设计本土化放置于国际大环境中的理论描述。
5、吕敬人作为一位在中国平面设计领域有突出成就的设计师,独特视觉是他设计理论体系中贯穿始终的轴线,这种视觉特征不只是传统意义上对于设计中传统文脉浸淫的阐述,也不只是探究设计中本土化或者地域文化的表现,而是将传统、地域特征、个人风格、现代反思综合论述的更为全面的提炼。那么以这种视觉为核心的书籍形态学理念的中主要有五种构成其整体性的元素组成。 (一)隐喻性 这种隐喻指的是通过符号、象征性图式、色彩、文字等来暗喻著作的人文信息,并以此形成书籍形态的意境,这是吕敬人书籍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废墟与辉煌》《绘图金莲传》等书籍的设计上,这一点表现得极为充分。繁缛、艳丽、人文是《绘
6、图金莲传》的设计主题,套盒采用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花布图形,封面采用了立体折叠样式,上部为古代妇女裙裾,露出尖尖小脚,下面为内闺风貌,在书籍封面上设计了这样颇具意味的隐喻指向。 (二)规则 规则元素是指在设计结构中不仅要求各要素的有序统一,更要求结构最终体现美的张力。也就是要重视书籍设计中对于文字的编排、图像的并置。使知识的载体产生出结构的美感。这种规则是经过精心的设计而体现出来的,它服从整体性的要求,对书籍进行整体的美的重构,使文字具有内涵和外在的双重魅力。《少林寺》可以看作吕敬人追求规则之美的代表作。盒函书脊将少林寺具有特征的佛塔样式归纳为图形,形成套书各卷的标
7、记符号。同时渗透于扉页、版权页、文字页、文内、隔页、中。全书的设计庄重大方,繁简得当,疏密有致,表现出浓厚的规则之美。 (三)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在书籍设计形态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书籍内在艺术品格。如吕敬人设计制作的书籍余光中的《对影成书.文采画风》,吕敬人便以自己传统绘画的功底,将整套书的内页插画和影像连接起来,封面以刘国松的墨色韵章为虚幻一圆作为中心图形,封底和内页有余光中的黑白影像,整体设计显示出“影”和“文采”的意蕴,并形成画和文之间的“对影”之意,在色彩上也以黑色二色为主,强化“对”“影”的概念。外页上更以竖排的漏雕图形加以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