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ID:2451744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_第1页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_第2页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_第3页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其显得急切和迫切,广大教育工作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09-01  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堂,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一、有效

2、备课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第一备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4“备学生”首先要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

3、、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备教材。“备教材”就是让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而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另外,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

4、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某些章节的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生更容易掌握。  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学习

5、活动或地理事物现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4。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总是想办法去认识、接近、获得,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也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特别是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当代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把地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的“

6、催化剂”。地理学习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的。一个学生如果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地理学习。  三、重视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其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首先,地理学科的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与解决途径;其次,地理科学告诫人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会加速对水、

7、土地、大气等环境资源的污染与破坏。第三,地理教学从行为上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能源,爱护自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增强环保意识。可以说,环境教育始终是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一条主线。4  1、环境教育和乡土地理的整合。21世纪的中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以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整合乡土地理中环境教育的

8、素材。  2、环境教育和我国国情的整合。国情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特别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整合我国国情,教师既要突出讲述我国山川秀丽,自然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