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0052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关键词】腹腔镜术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 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2例,25~63岁。穿孔前有溃疡病史1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26h,平均15h。其中空腹穿孔8例,餐后穿孔4例。术前均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X线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10例,误诊为阑尾炎穿孔腹膜炎1例。 1.2手术方法均采用全麻。术前留置胃管,于脐下缘做10mm穿刺孔,气腹压力为12mmHg,置入30°腹腔镜
2、;常规探查腹腔,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腔脓苔一般聚集于穿孔部位,而阑尾炎穿孔者脓苔聚集于右下腹。确定胃十二指肠穿孔后,按标准四孔法(也可省去右肋下锁骨中线通道)分别置入操作器械。术中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1例,胃溃疡穿孔1例,穿孔直径0.5~1.0cm,腹腔脓液为100~1000ml。洗净腹腔脓液,清除脓苔,显露穿孔,胃溃疡穿孔常规用腹腔镜活检钳在穿孔边缘取活检,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修补时用普通中号或小号圆针,带4号丝线作全层间断缝合关闭穿孔,一般需缝合2针。由于穿孔部位胃壁、十二指肠壁水肿,组织松脆,一般在穿孔的一侧进针从穿孔处出针,然后再从穿孔处
3、进针从穿孔的另一侧出针,完成一次缝合,并且入针、出针位置选择在距穿孔边缘不小于5mm处,以免把胃或十二指肠壁撕裂,缝合方向与胃、十二指肠纵轴平行,将部分大网膜覆盖并固定于穿孔处。穿孔较大,周边组织脆硬,或咬检后,缝合完成暂不结扎,游离部分大网膜填塞于穿孔内,然后打结。修补确切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充分吸净腹腔内液体,于小网膜孔处置一引流管从右肋缘下腋前线穿刺孔引出,并缝合固定于皮肤。 1.3术后处理保持胃肠减压至胃肠功能恢复,腹腔引流管于术后2~3d拔除。常规应用抗生素5~7d。常规静脉用抑酸药物如甲氰咪呱、罗塞克,进食后口服抑酸药物加抗幽门螺旋
4、杆菌治疗6~8周。 2结果 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min,无中转开腹,平均出血5ml。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术后退热时间2~3d。术后5~7d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均经胃镜证实溃疡已愈合。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强效抑酸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以及对螺旋杆菌在溃疡病中作用的认识提高,使溃疡病的内科治疗面貌大为改观。溃疡病需要做择期手术治疗的病例已经明显减少。很多良性溃疡穿孔患者仅行穿孔修补手术,术后结合内科治疗,便可治愈。因而对溃疡病穿孔患者实行简单的穿孔修补并辅以H2受体阻滞剂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的趋
5、势。 腹腔镜用于溃疡病穿孔可以明确其诊断,防止误诊误治,可判断穿孔的部位、腹腔污染程度,对可疑病例亦可取活检,并能成功的完成缝合修补,而且与剖腹手术相比,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相似,患者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本组胃溃疡穿孔患者作穿孔边缘组织活检,报告为良性溃疡病。全组病例均成功的完成缝合修补,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下处理溃疡病穿孔有多种方法:(1)用特制的纤维蛋白封闭剂法和ZT胶封闭穿孔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时间短,但纤维蛋白封闭胶价格昂贵,适应证较局限,仅适应较小的穿孔,且封闭修补不牢靠;(2)缝合修补穿
6、孔法:该方法有使用新型缝合器缝合及普通针线缝合两种方法。使用纤维蛋白胶和特殊缝合针往往费用较高,而用圆针丝线直接缝合穿孔,操作难度虽高,但具有成本低、纸合修补确切的优点。本组患者均行普通圆针丝线直接缝合法关闭穿孔,效果满意。 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法治疗溃疡病穿孔的适应证与剖腹修补术相同,而且对于那些年龄大,并发疾病多,穿孔时间长,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更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同时对于非典型的溃疡病穿孔病例,既能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本组1例无膈下游离气体,1例误诊为阑尾炎穿孔腹膜炎,均在腹腔镜下得到确诊,并及时治疗。 经腹腔镜行溃疡病穿孔缝合修补术
7、是安全可靠的。该手术对患者创伤小,切口感染率低而且无切口裂开的机会,腹腔粘连少且轻,有利于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术后辅以抑酸药物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从而达到溃疡病治愈,是目前用于治疗溃疡病穿孔的较好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