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8700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6
《关于促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促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建议3月19日,我们农业农村界别组一行集中对全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实地参观了邗江区李典镇小乾村、长生村,头桥镇迎新村、西城村、九圣村便民服务中心,听取了市供销合作总社和邗江区关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情况的介绍,并与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了交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在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程中,领导高度重视,进展速度较快,财政投入力度较大,建设起点较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很好。2007年,全市已建成148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其中新建46个,改造整合提升102个。虽处在建设发展的初期,但已经显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使农村各种资源得以整合,多种经营、公益服务项目得以聚集,既能为农民提供社区性、综合性的有效服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又能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有活动场所和服务平台的问题,为密切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联系提供了一个途径,在顺应农民习惯,继承农村传统的同时,更多地注入了现代文明元素,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大推进力度,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各部门下乡项目的落脚点和服务窗口。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其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看能否将农民吸引聚集到便民服务中心,关键是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质量和效果,能否为农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真正达到扶民、育民、惠民、富民、便民,使农民满意。按照总体目标,2010年全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总数要超过1000家,实现 行政村全覆盖。要实现这一目标,实属不易,主要是建设资金、建设用地、财政投入和长效管理等方面受到多项客观条件的限制。为了更好地推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市顺利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一、统一认识,加力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是密切干群关系、加强新时期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平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依托这一阵地,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共商致富大计,也可成为广大农民共有共享文体娱乐的家园,基本解决农村(特别是村一级)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建好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更是落实市委“四民”要求的民心工程。因此,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把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这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组织调动各方面资源,全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要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村庄建设规划当中,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因村制宜,因地制宜,搞好统一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坚持分期实施,有序推进。根据调查,今后三年全市需建便民服务中心1000家左右,大约占80%的村,其中新建370家、改扩建620家。具体年度目标为:08年建设300家,其中新建110家、改扩建190家;09年建设400家,其中新建约150家、改扩建约250家;10年建设290家,其中新建约110家、改扩建约180家。 三、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在坚持节俭适用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度超前,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要在坚持“五有”标准(有商品超市、化肥农药农机超市、农民科技讲堂、卫生室、警务室)的基础上,将农民的物质、文化、社会生活的项目和内容尽可能地容纳进来,形成综合提供各种优良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不断加强的组织实体。江都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四市”、“五室”、“六有”为标准,“四市”即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化肥农药超市、烟花爆竹超市、农副产品超市;“五室”即有合作医疗室、社区警务室、村民议事室、党(团)员电教室、农民阅览室;“六有”即有村民健身网点、有无公害厕所、有村民活动场所、有洗浴中心、有便民网点、有特色小吃店,确保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建办质量。在建设过程中,江都坚持按照“政府扶助、乡村主办、部门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及各方面的作用,整合文化室、警务室、卫生室等项目建设资金,形成叠加效应,今年争取实现村级全覆盖,这些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四、明确政策,多元投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建设和发展空间广阔,涉及面广,既是农村资源整合、完善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建设的过程,特别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市、县(区)虽然有一些扶持与奖励政策,但总体上还有限,与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便民服务中心在建设起步阶段需要一笔较大的启动资金。新建的约需投入50—80万元,改扩建的约需10—20万元。根据调查,我市有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其中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近150个。以上这些村都不具备投资建 设条件,今后建办工作开展难度很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资金是最大的瓶颈。因此,在不增加村级债务、不动用“一事一议”资金、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这是一条底线),为更好更快地建好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我们建议:1、政府扶助。市、县(市、区)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区别不同的村级经济情况,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主要是以奖代补)。如新建一个,市里对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给予3—5万奖励,对村集体经济一般的村,给予6—10万奖励;改扩建一个,市里对经济条件好的村给予1—2万奖励,对差的村给予3—5万奖励。各县(市、区)也分别给予相关政策,如新建一个,对好的村给予5—10万奖励,对差的村给予10—20万奖励;改扩建一个,对好的村给予3—5万奖励,对差的村给予5—10万奖励。按照三年新建370家的目标,市财政需投入2000万左右,按照三年改扩建620家的目标,市财政需投入2000万左右,两项合计约4000万,平均一年需投入1300—1500万,根据我市财力每年增长的幅度,根据中央、省确定的“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必须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008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的要求,是必须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对以上所需资金,各级财政要列入预算。2、用地优先。切实解决用地问题,对确需用地的,应当首先充分利用本村废弃的学校、工厂等非耕地,也可以对耕地进行置换,在不违背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的情况下,应优先安排用地计划。 3、社会共建。关键是发动各类企业进行捐资赞助,并给予优惠政策,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列支。要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在外能人捐一点、在外名人引一点、村级经济挖一点、镇级财政奖一点”的多元投入格局,要积极探索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对一些经营性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投入机制。江都市丁伙镇双华村出让健身广场冠名权,获得资助5万元;真武镇滨湖村利用社会能人、企业老板参加茶话会的机会,激发他们投资建设家乡的热情,一次性就获得资助37万元,这些做法值得借鉴。4、村级自筹。村两委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出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筹集资金,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工作,是对政府为民服务能力的检验,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建议市政府借鉴外地的做法,尽快出台关于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三年实现全年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应建全覆盖,为新农村建设增亮添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