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

ID:24483140

大小:68.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_第1页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_第2页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_第3页
资源描述: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三)哲学模拟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关系B理论和实践关系C整体与部分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理论4.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是()观点A唯物论B辩证法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践性C直接性D可知性6.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

2、A思维和存在B变化和发展C斗争和同一D联系和发展7.“扬弃”是指()A既克服又保留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完全抛弃8.事物发展的源泉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外部矛盾C.辩证的否定D否定之否定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哲学依据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理性认识表面,感性认识深刻B感性认识具体,理性认识抽象C理性认识直接,感性认识间接D理性认识初级,感性认识高级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是()A唯物论观点B唯物辩证法观点C唯心

3、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2.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为表明政绩,弄虚作假和浮夸风严重,必须制止。因为它违背了()A实践B真理C一切从实际出发D科学理论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有条件的,静止的无条件的C运动是绝对的,不存在静止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14.事物矛盾的精髓是()A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质量互变规律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的()A动力和源泉B状态和过程C道路和趋势D联系和发展1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是

4、()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7.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3A.感性到理性B理性到感性C理性到实践D实践到实践1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社会的基本矛盾C生产方式D社会革命19.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C哲学D科学技术20.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劳动工具20.社会存在是指()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环境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结合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5、体系,因为它()A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实现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D实现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斗争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是()A细胞学说B能量守衡与转换定律C生物进化论D价值规律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C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D是科学之科学5.“建大楼先设计图纸,然后建楼房”,这说明()A意识决定存在B物质决定意识C物质第一性D图纸决定房子6.意识的本质是()

6、A自然界的产物B社会的产物C人脑的机能D客观存在的反映7.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是贯穿辩证法的中心线索C是区别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试金石D是唯物论的重要规律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关系B一般和个别关系C普遍性表现特殊性D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9.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A事物发展的环节B事物联系的环节C“扬弃”D事物自己否定自己10.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A缺乏实践的观点B缺乏辩证法的观点C是直观反映论D是能动的反映论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7、,它强调()A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B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1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二者相互包含B二者相互依存C真理的两种特性D绝对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真理是无条件的13.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表面性B具体性C直接性D深刻性1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15.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3A具有历史继承性B发展不平衡性C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D发展超前性1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为()A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D决定上层

8、建筑的发展方向17.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