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及棉型织物烧毛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

ID:24471166

大小:5.6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4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_第1页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_第2页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_第3页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_第4页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及棉型织物烧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章 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和精练§1 绪言所谓棉及棉型织物,是指纯棉织物及其混纺织物或交织物,如涤/棉、维/棉、棉/锦、棉/氨纶弹力织物等。纺织纤维经过纺纱、织造等加工后被制成原色坯布,简称原布或坯布,原布中由于含有大量杂质,不仅手感粗糙、色泽泛黄,而且吸水性也很差。若要将原布加工成色泽鲜艳、绚丽多彩的服装面料,都必须进行练漂加工,去除杂质、提高织物白度和吸水性能等,以满足后续加工的需要。因此处理加工也称为VIP(VeryImportantProcess)工序。   纺织品需要经过的染整加工及含杂情况如图2-1、图

2、2-2所示。棉织物染整加工流程:纯棉织物: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烘干→丝光→烘干→复漂、染色或印花→后整理涤/棉混纺织物: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烘干→丝光→热定型→复漂、染色或印花→后整理§2原布准备一、检验  原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物理指标:幅宽、重量、纱支、密度、强力等检验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跳纱、棉结等;普通棉织物:抽查10%左右;毛 织 物:全部检验二、翻布翻布包括分批分箱及打印:根据设备容量及相同生产工艺分批、分箱,一箱布约1000-2000m,一般十箱为一批。打印:即在离布

3、头10-20厘米的位置,打上标记。三、缝头原布长一般为30-120m,因此必须把原布间缝接起来,便于后续加工。缝纫线:14.5tex合股线;针脚密度:30针/10cm;§3烧毛一、烧毛的目的利用烧毛机火口火焰的温度,烧除织物表面的绒毛,使织物表面变得光洁以及防止后续加工中产生疵病。二、烧毛机1、气体烧毛机2、铜板烧毛机3、燃气加热圆筒烧毛机4、电加热陶瓷管烧毛机特点: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较低、热能利用充分、烧毛质量较好,适合各种品种织物的烧毛。特点:烧毛时织物与铜板直接接触,去杂效果比气体烧毛机好,用于厚织物

4、及低级棉织物的烧毛。特点:燃气加热圆筒烧毛机是在合金圆筒内腔燃烧,圆筒进出口温差较大(1000C),会造成织物纬向烧毛不匀,使用较少。  特点:新型接触式烧毛机,载热陶瓷管作低速运动;加热速度快、陶瓷管表面温度均匀、耗电少、清洁无污染。§4退浆一、退浆的目的  纺织厂在织造时,为了减少断经以提高织造效率,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从而增强经纱的强力和耐摩性能。其上浆率一般控制在4-8%。经纱上浆后对织造是有利的,但给染整加工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因此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想办法去除浆料。         浆 料:如淀粉 

5、        防腐剂:如α-萘酚浆料组成   平滑剂:如牛油         减摩剂:如滑石粉         渗透剂:如JFC二、常见的浆料及主要性能1、淀粉(天然浆料)主要性能:难溶于水,对碱较稳定,在稀碱溶液中发生溶胀;对酸较不稳定,α-1、4甙键断裂水解;能被氧化剂氧化,分子量降低,最终产物为CO2和H2O,能被淀粉酶分解。用于棉织物的上浆。1)直链淀粉 遇碘成兰色2)支链淀粉 遇碘成紫红色2、变性淀粉第一代:降解淀粉第二代:淀粉衍生物如醚化淀粉、酯化淀粉等第三代:接技淀粉图2-15 淀粉醋酸酯示意图   图2

6、-16 接技淀粉结构示意图3、羧甲基纤维素(CMC)根据醚化程度,有的品种能溶于水,有的品种却只能溶于碱;当pH达到2.5以下时,开始混浊、沉淀;遇到铁、铅、铬等盐也发生沉淀。主要是和淀粉混用。图2-17 羧甲基纤维素结构示意图4、聚乙烯醇(PVA)  合成浆料,对酸、碱的作用较稳定,不致发生降解,能被氧化剂氧化,形成粘度较低,分子量较小的产物,在高温作用下物理状态或性能发生变化,水溶性降低。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上浆。图2-18 PVA浆料结构示意图5、聚丙烯酸脂类(PA)  在强酸、强碱的作用下,在水中的溶解

7、度提高,在双氧水作用下可发生解聚。合成浆料,用于合成纤维织物的上浆。图2-19 PA浆料结构示意图三、常见退浆工艺及其条件分析(一)碱退浆1、原理1)在热碱液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2)CMC、PA类的浆料在热碱液中的溶解性能较好,再经水洗可具有良好的退浆效率。2、退浆工艺及其条件碱退浆工艺可分为平幅工艺和绳状工艺,过去使用绳状工艺较多,但由于生产效率较低,且织物易形成褶皱,帮逐渐被平幅工艺所取代。其工艺条件如下所示:(二) 酸退浆1、原理:稀酸在适当条件下使淀粉发生

8、一定程度的水解而转变为可溶性的淀粉类低分子物,使之易于洗去。该工艺主要用于棉布退浆,但很少单独使用。2、工艺及其条件(三) 酶退浆1、原理: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对某些物质的分解;有特定的催化作用。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而去除。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