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

ID:24470378

大小:64.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_第1页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_第2页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_第3页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成都在历史上是古代蜀国的国都,今天是四川省省会,全省政治、文化和科学的中心。在四川乃至全国的大城市中,成都的街名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特殊性。成都街名涉及的历史最为久远,它包罗的内容或者说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一、街道通名“街、里、坊、巷、胡同、路、道”的沿用与变化成都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文化名城,如果从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算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了,何况古蜀国时就有旧城在先。成都的第一个街名始见于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县本治赤里街”。可以说,成都的街名在古蜀国时期就出现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都的街名种类

2、不断增多,街、里、坊、巷、胡同、路、道等称谓不断演化。“街”是成都街名中使用历史最长,出现频率最高,生命力最旺盛的一个通名。“东大街、西大街、总府街、小北街、大田坎街”,真是处处都是街。据任乃强(1894—1989)先生研究,“街”字不是中原古语,而是“出于羌、氐、蜀、焚等民族语言,表示为氏族酋长所驻的市易集中之处……后汉时,街衢通为一义,又才使用到指京城的市街”(《成都城池变迁考》)。因此,西汉以前的中原典籍中是找不到“街”的。秦并巴蜀,在成都筑太城,少城,“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这以后成都便有了“笋里,锦里”。今有“树德里、仁寿里、三多里

3、、建业里”。“里”,古代为居民区单位,后演变为“里巷”,在街名中属于小街小巷。成都用“坊”字名街,大约起于南北朝时期,最晚不迟于萧梁。萧梁时人李膺《益州记》云:“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日碧鸡坊。”这是成都以“坊”为街名的最早记录。以后有“金马坊”、“碧鸡坊”,今天还有“一街坊、二街坊、三街坊、四街坊”。昔日的“金马”、“碧鸡”二坊现在合并为“金马街”了。而“街坊”二字连用,市民常将它作为“邻舍”(邻居)的代名词。作为里中道路的“巷”,左思《蜀都赋》与常璩《华阳国志》都曾有所记述(“巷无居人”)。然而成都以“巷”名街,则是晋以后的事。唐代杜-光庭《道教灵验

4、记》云:“范希越,成都人,初居煮胶巷。”今天成都以“巷”名街的很不少,如“石室巷、落酱园巷、大福建营巷、九思巷、鹦哥巷、锣锅巷、包家巷、红墙巷、桂花巷、龙须巷、年丰巷、科甲巷、梁家巷”等;有的名“巷”“胡同”原是北方街道的通称。清康熙年间,成都增建满城为八旗官兵眷属居住,依照旗人的习惯,开始以“胡同”名街。《成都通览》所记“成都之内城街巷”以“胡同”命名的就有48条,如“都统胡同、永庆胡同、左司胡同、清顺胡同、清远胡同”。这些“胡同”命名的街道,在民国初年拆除满城时,又改作“街”或“巷”了。从民国7年(1918年)起,成都开始以“路”名街;至今仍很盛行,

5、如“人民路、春熙路、玉沙路、文武路、草堂路、通锦路、致民路、培根路”。现在市区的主要干道除以“路”命名外,还有以“道”命名的“蜀都大道”和“新华大道”。二、街名记载着成都的文化习俗街道的命名或出于政府机关,或出于文人雅士,或来自民间。从成都街名的演变看,有许多是约定俗成的。这数以千计的街道名称,记载着成都由古蜀国的都城到今天走向国际大都市的漫长的历史,它反映了成都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民情风俗。1、古蜀国“大石文化”的见证如“支矶石街”,民国初年因街西有支矶石庙,故改此名。“支矶(机)石”一说为古蜀地大石遗迹,一说为陨石,一说乃古蜀国墓志。相传

6、严君平谓其为织女支矶之石。清康熙间于街西头建关帝庙,人称支矶石庙,有褐色巨石(高2.12米,宽0.8米)立于庙内,即传说中之支矶石。“天涯石南街”街内有一块粗红砂石,古人疑为陨石,俗称天涯石,属古蜀“大石文化”遗物。2、历代官府衙门的标志如宋代以来,成都府衙署驻地的“正府街”;明代四川都指挥使司(又称总府)驻地的“总府街”;明代四川巡抚都察院,清四川总督府驻地的“督院街”;因街北有清代总理全省军务的提督衙门而得名的“提督街”;由清代四川学政使衙门,后改提学使司衙门,简称学道衙门而命名的“学道街”;位于乾隆年间所建布政使司署之后的“布后街”;或因临近将军衙

7、门的“将军街”以及为官员们骑马往来,晋见督、都的官员马队必经之地的“走马街”等等。3、历代官军活动的遗址由历代军事活动留下的遗址,如以较(校)场坝、东较场、西较场、南较场、点将台命名的街道很不少。有相传为以诸葛亮练兵的较场得名的“较场坝街”,有相传为诸葛亮点将阅兵之地的“点将台街”(有高3米、长数丈、宽5米的土台)。还有相传为三国时西蜀驻兵养马之地的“槽营巷”,因装饲料的马槽得名。“锐钯街”唐代时系大慈寺范围,为兵器存放之地,当时僧兵练武用流星、镜钯(古兵器),民间讹为“攩扒街”。明代在各省设置“卫都指挥使”,衙署叫指挥使署,以募集、演练兵员,保卫省城,

8、于是有“指挥街”。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到各地任藩王,凌驾于地方官之上。其子朱椿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