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

ID:2443969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_第1页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_第2页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_第3页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课文选段《孔乙己》阅读答案课文选段①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已。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已,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已睁大眼

2、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3、?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⑸,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12.“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说明了()(2分)A.当地

4、百姓文化水平低,因此听不懂B.他学问太深了,一般人听不懂C.他性格迂腐,好显示自己有学问13.文中“故意”一词用来修饰“高声嚷嚷”的,这样修饰意在说明()(2分)A.酒店太吵,一般说话#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听不见B.想重复原来的话,让孔乙已也听到C.有意嘲笑,耍弄孔乙已14.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孔乙已便涨红了脸”的“涨”字,说明孔乙已被指到痛处,表现了内心的羞耻。B.“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绽“字显示了孔乙已的恼怒。C.“窃书不能算偷中的“窃”和“偷”是同义词,说明孔乙已的辩解是自欺欺人,表现了孔乙已的迂腐可笑。D.

5、店里的人拿孔乙已笑,说明孔乙已的人缘好。15.选出对孔乙己主动教“我”写字的深层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A.他在故意显示自己的善良。B.他在社会上实际所处的境地是十分的孤独。C.他在故意向孩子炫耀自己的博学。D.他在向短衣帮表示自己的轻蔑。16.用深刻、生动的笔触把孔乙己介绍给了你,让你认识了他。请你结合选文说说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物想象,并举例说出他三个方面的性格特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对于把书读到像孔乙己这样与社会格格

6、不入、迂腐僵化近乎废物的读书人,你可能会有许多感想。请结合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就“读书与生存”这个问题广开思路、语言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C13.C14.D15.B16.(1)孔乙己是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的形象;(2)孔乙己是一个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的形象;(3)孔乙己是科举制下一个贫困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如:他迂腐清高:身穿长衫,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善良

7、:给孩子们茴香豆吃(或:教小伙计识字)他好酒贪杯:仅有四文钱也要用手走来买酒喝。17.此题为开放题。(1)年轻一代要全面发展,不能再走的老路。(2)要通过读书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不能四体不勤,好逸恶劳。(3)要通过读书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不能固执地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4)要通过读书掌握独立生存的一技之长,不学完全无用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