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90795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六年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卷选择题均同)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它选出来将其序号填写在[]里。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静谧(mì) 纷至沓(tà)来 B.勘(kān)测 不拘(jǖ)一格 C.眷(juàn)恋 津津乐(lè)道 D.镌(juàn)刻 囫囵(húlún)吞枣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奥秘 可见一斑 B.勉励 世外桃源 C.魁梧 流连忘
2、反 D.厨房 兴高采烈3.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个是 [ ]A.凝重 B.凝视 C.凝结 D.凝聚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 力和无穷的智慧。4.将下列诗句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C.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小草绿了、桃花开了、小青蛙醒了、小燕子来了……不约而同地,颇有“ ”的意味。二、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2分,共10分)5.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
3、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 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季羡林《怀念母亲》)6.“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摘选自课文《 》。7.“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
4、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中的“伯父”就是先生。8.随风潜入夜, 。([唐]杜甫《春夜喜雨》)9.“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摘选自《伯牙绝弦》)第二部分 阅读(43分)(一)阅读《第一美德》,完成10-13题(共22分)。第一美德[美]罗杰·基斯①那天我去商店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洁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面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了她。②“那看上去像是一种福利卡,”我身后的男人咕哝道,“年轻人四肢健全
5、却依靠福利养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找份工作呢?”③年轻女孩循声转过头。“对,是我说的。”我身后的男人用手指着自己。④4那个年轻女孩涨红了脸,眼泪几乎流了下来,她立刻扔下福利卡,低头跑出商店,在人们的注视下很快消失了。⑤这一幕使我联想到自己。自从几年前我得了癌症,就一直在使用政府救济的粮票买食品,陷入困境的人有什么办法呢?这也使我学会,当你不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的时候,就不要批判什么。⑥几分钟后,有一个小伙子走进商店,他向收银员打听那位女孩,收银员说她已经弃物而走。⑦“我是她的朋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小伙
6、子焦急地向大家询问。⑧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⑨“我说了一句愚蠢的话,因为我看到她使用福利卡,这种事我本不应该说出来的,很抱歉!”我身后的男人说。⑩“噢,真糟糕。事情是这样的,她的哥哥两年前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不得不由她来抚养。她今年才二十岁,单身一人,却要养活三个孩子。”他用坚定的声音告诉每一个人。⑾“没想到,今天发生了这种事。”小伙子不安地晃动着他的双手,“这是她想买的吗?”他指着女孩的购物车问收银员。⑿“是的,先生,可惜她的卡无法使用。”收银员说。⒀店中一片沉寂。⒁看着女孩的购物车和那张没法使用的卡,我身
7、后的男人突然问小伙子:“你肯定知道她住在哪里吧?”同时他挤到队伍的前面,掏出自己的钱夹,把信用卡交给收银员,说:“请用我的卡结账吧,一定!” ⒂收银员接过他的卡,开始为年轻女孩选购的商品结账。⒃“稍等。”这个男子又转身拉过自己的购物车,把自己的一部分食品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是的,”他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要多养三个孩子了。”⒄一位女士走过来,把一只火鸡放在了女孩的商品里,然后三个、四个……更多的人纷纷从自己的食品中挑出几样,悄悄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⒅“先生,您是个好人!”小伙子感激地说。
8、 (摘自《快乐语文》2011年第1-2期 有删改)10.下列关于“年轻女孩”使用“福利卡”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B.扶养哥哥留下的孩子。C.不幸得了癌症。 D.不了解真实生活。11.概括故事内容,用简洁的短语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6分)故事先写(1)“年轻女孩”扔掉福利卡低头跑出商店;再写(2)“我”由自己的经历引发议论;接着写(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