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

ID:24378483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_第1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_第2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_第3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王上伟(海南省澄迈县妇幼保健院571900)【摘要】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治疗前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及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27例及常规治疗组25例},健康对照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规治疗组给予U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强的松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程为15天。记录正常对照者、肝素治疗组患者以及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和D-二聚体测定值并进

2、行比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访2个月观察常规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T、APTT测定值显著升高,Fib和D-二聚体测定值显著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2个月后,肝素治疗组总有效率(66.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传统的治疗方案联合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显著提高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低分子肝素凝血状态【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

3、)15-0159-02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者并不少见,木实验拟通过检测PT、APTT、Fib和D-二聚体的方法来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凝血状态,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进一步解释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凝血异常。1材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52例,选自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选的全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25例,选自同期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做体检的健康人群,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

4、20-65岁,平均年龄36.4岁。52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25例)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27例)。常规治疗组包括:男13例,女12例,年龄24-64岁,平均37.3岁;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包括:男14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38.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高凝状态的疾病,如心、肝、肾、肺、脑血管病等,均无应用肝素的禁忌症。收集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标本。1.2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常规治疗组(25例)和肝素治疗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U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惠迪)4g/d、强的松(40mg/d>药物治疗。低分

5、子肝素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d皮下注射,疗程为15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2个月吋进行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肠镜检查以及大便常规+潜血检查结果。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提出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釆用方差分析,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变量比较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测定值显著延长,Hb和D-二聚体

6、水平测定值较肝素治疗前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测定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表1正常对照组、UC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X-+--S)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血栓的机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栓塞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栓塞发生前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微血管血栓形成及微循环

7、障碍,肠炎性道微血栓形成可导致肠粘膜缺血坏死,甚至溃疡形成,导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死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吋间(APTT)是针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所做的一种筛查试验,其值降低提示存在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FIB)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烧伤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皮损伤与血小板的活化奋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而纤维蛋白原被认为是和血栓形成相关的炎症急性期反应物。D-二聚体是活化的纤溶酶裂解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说明体内凝血酶

8、生成增高。在血栓形成或高凝状态下D-二聚体含量异常增高,说明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在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