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

ID:2435581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_第1页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_第2页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_第3页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内容提要:人口因素是决定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Auerbach(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城镇化速度是缓解我国财政政策代际不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将生育率保持在可持续生育率水平对缓解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有帮助。    关键词:代际核算,代际平衡,城镇化,总和生育率     一、引言     (一)代际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2.出生人口预期寿命的估计:我国2000年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城镇男性,女性为;农村男性,女性。根据联合国的

2、估计,发展中国家每10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一岁,发达国家每15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一岁。我们假设2020年以前每10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一岁,2020年后每15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一岁,2050年之后保持不变。     3.出生性别比的估计:国际社会公认的理论值为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数置于102—107名之间。我国1998年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活产婴儿的性别比高达117,这很大程度是由于瞒报、漏报女婴引起的。我们假设中国城市婴儿性别比目前为105,农村婴儿性别比在109,随着人们性别偏好的降低,我们假设到2050年中国城市婴儿性别比下降为104,农村婴儿性别比下降

3、为107。生育模式参照2000年全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模式。    4.迁徙规模方案设计:我国1990年城镇人口比重为%,2003年达到%,平均每年提高1%,从1996年起城市化率更是平均每年提高%。《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提出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因此基准假设中,我们假设2020年以前,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2020—2050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到2050年城市化率达到75%,此后基本维持不变。21世纪初期应该是我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我们假设21世纪前5年每年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人数高达1600万,之后每5

4、年下降200万,2030年下降至600万。2030后每10年下降200万,2040年下降至400万,2050年下降至200万,2050年后迁移停止。    (二)其他数据和假设     代际核算体系是一套全面的,面向未来的分析财政问题的系统,这就决定了代际核算体系中涉及变量众多,需要对变量做出合理的预测。表1汇总了本文构建代际核算体系时的其他假设。     四、模拟结果    我们利用Matlab软件构造我国财政政策的代际核算体系,并模拟人口结构变动对财政政策的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     (一)基本结论     人口因素是影响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

5、国的财政政策和人口政策都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很有意义。财政赤字过去常常被用作衡量财政风险、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分配状况的一种手段。20世纪70年代后的大量研究证明财政赤字不是一种衡量财政风险和代际分配状况的好的手段,这种手段具有很大的任意性和可操纵性。为了克服财政赤字的上述缺点,AlanJ.Auerbach,JagadeeshGokhale和LaurenceJ.Kotlikoff(1991)提出代际核算(generationalaccounting)方法。代际核算方法从收入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流向来考虑问题,克服了相同的收

6、人流向由于冠以不同的名称而不同的问题,更好地反映了代际之间福利状况。另外代际核算方法不但考虑财政政策和代际分配政策的短期影响,更衡量它们的长期影响,这种方法自从1991年被提出后,现在已经有近30个国家采用。本文利用代际核算方法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城镇化率是缓和代际不平衡状况的一条好的途径,改变生育率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较为复杂,总的来说,拉平城镇和农村生育率之间的差距对缓和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有好处,当城镇和农村的总和生育率都为可持续生育率水平时,未来代的负担比2002年出生一代高%,比基准假设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