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2380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川崎病疑似病例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川崎病疑似病例8例临床分析熊寿贵宋玫周传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一科159000)【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40-02【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川崎病疑似病例的临床特点,探索川崎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8例出院诊断疑似川崎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疑似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多形性皮疹5例,球结膜充血4例,U腔黏膜病变4例,指趾端肛周红肿及膜状脱皮4例。其中7例有4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1例有2项川崎病主要临床
2、表现。8例患儿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无异常。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例,PLT升高3例,血红蛋白下降3例,CRP升高6例,ESR升高6例。7例有发热表现患儿在病程10天以内均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后48小时内热退,8例患儿出院后随访情况均不清。结论部分川崎病因临床表现少,易误诊或漏诊,建议加强对于是否放松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目前对达不到诊断标准且高度怀疑川崎病患儿予以“疑似川崎病”诊断,并及时按照川崎病实施相关治疗随访,有助于尽量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诊断标准疑似病例
3、川崎病(Kawasakidease,KD)乂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练合征(Mucocutanenous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目前木病病因不明,近年发病增多,现已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最主要疾病,因其可导致冠状动脉损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但目前对于木病尚无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靠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查,诊断网难,尤其是临床表现少的不典型病例,易误诊或漏诊。我院于2008-2012年住院共收治川崎病患儿79例,据日木川崎病研究班
4、推荐川崎病诊断标准(2002年2刃修订,第5版)[2]以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HA,2004)对疑诊不完全川崎病的评价方法[3]进行诊断,其中诊断典型川崎病58例,不完全川崎病13例,8例不符合上述两个评价标准且但高度怀疑为川崎病,故出院诊断仍为疑似病例。为探索川崎病的诊断,现就8例疑似病例进行冋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基本资料我院于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共收治8例疑似川崎病患儿,其中7例为男性患儿,1例为女性患儿,年龄最小3月,最大4岁11月。1.2入院诊断5例以“疑似川崎病”收入院,1例以“发热查因”收入院,1
5、例以“发热淋巴结肿大查因”收入院,1例以“急性支气管肺炎、颈部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院。出院诊断均为“疑似川崎病”,出院情况均临床治愈。1.3临床表现发热7例,热程均在8天以上,最长17天。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多形性皮疹5例,球结膜充血4例,口腔黏膜病变如口唇皲裂、杨梅舌等4例,指趾端红肿及脱屑、肛周脱屑共4例。8例患儿中7例有4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1例有2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1.4心脏彩超8例患儿均未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及其他心脏结构明显异常。1.5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WBC≥15*10
6、E9/L)3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5例,PLT升高3例,但均未超过400*10E9/L,血红蛋白值下降3例,其中1例中度贫血,2例轻度贫血,大便常规均正常,小便常规仅3例轻微异常,ALT升高2例,均无血清闩蛋闩下降,CRP升高6例,其中明显升高4例(CRP≥30mg/L),ESR升高6例,其中其中明显升高4例(ESR≥40mm/h)。1.6治疗8例患儿行抗感染治疗无效,均于病程10天以内采用“2g/kg.d×l天”方案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7例在使用丙种球蛋白后48小吋内热退,1例全程无发
7、热。7例均予以阿司匹林及潘生丁预防血栓,1例因阿司匹林过敏而只用潘生丁预防血栓。1.7随访8例患儿出院吋均冇交代患儿家属需定期随访,但所冇病例出院后随访情况不清。2讨论川崎病是儿童最主要的后天性心脏病,0前病因仍不明,近年发病冇逐渐增多,考虑原因一是由于川崎病本身发病增多,二是因为该病的预后严重使人们对该病更加重视,结合医学检测手段的进步,使得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随着川崎病的发病增多,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这对医生的诊断水平和0前的广泛采用诊断标准是一个挑战。0前国际上公认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均以临床表现
8、为主,再结合冠状动脉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不足之处是很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容易漏诊。本文对近5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即使采用了日本、美国两两种川崎病评价方法诊断,仍有部分病例达不到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标准。但从这些病例的临床病情变化以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热退效果来看符合川崎病的某些临床特点,故本文对这些病例以“疑似川崎病”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