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

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

ID:2435091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_第1页
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_第2页
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2013年4月17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本之一,两头在外、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东莞模式闻名中外。在2009年之前,外部市场需求的旺盛使东莞模式顺风顺水,地区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001年时的不足1000亿元一路飙升至目前的5000余亿元,以至于制造业内这样形容东莞的世界工厂地位:“东莞一堵车,世界就缺货。”但始于美国的那场金融危机似乎打乱了东莞的惯有节奏,2009年东莞GDP增速急降至5.3%,此后的3年,东莞都没有实现GDP预期增速。在东莞东北

2、方向的长三角,那里有一座同样以加工贸易起家并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城市——苏州。这座城市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1760亿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4138.2亿元,再到2012年的1.2万亿元。有意思的是,分析两市自2002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基数和总量不同,但是年均的发展速度一样。如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征程上,两市又同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坎”上。●南方日报记者黄颖川实习生周鹏程东莞、苏州报道东莞模式:承接与积累汽车在广深高速上飞驰,厚街、长安、樟木头、虎门、大朗……熟悉的地名

3、顺着公路不断出现在道路两边的路牌上。哪个是东莞?下去便是,但陌生人往往找不到它。组成东莞的不是传统意义的区和县,而是它的28个镇和4个街道,这些像单体城市一样发达的镇街。这是个特殊、年轻的地级市。资料显示,东莞于1985年撤县建市(县级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也正因此,东莞全市总面积仅为2465平方公里,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四。是什么让一个农业县在短短数年间升级为县级市,再升格为地级市?回顾东莞的经济发展路径,正是2000年前被普遍赞赏、但近年质疑声越来越多的东莞模式。东莞模式,

4、是指两头在外、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在没有任何技术和资本积累的情况下,地区快速走上工业化道路。但这也几乎是其最大的劣势,由于整个制造体系是从外部直接植入,而非其自身肌体内自发生长的产业体,这种如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的产业并不能为该地区带来长远稳定的发展。但彼时的东莞,只能选择这种模式。上世纪80年代,在成本上升的挤压下,香港繁荣几十年的本地出口加工业迫切需要转移,一线之隔的广东成为首选地。与深圳相邻、地处深圳与广州的中点,是东莞的最大优势。年近70岁的东莞原市委书

5、记李近维是带领东莞从小农经济到商品农业再到工业化起步的主政者。这位在东莞从政30多年的老人回忆起当年引入加工制造业,依然为这种解放思想的创举而自豪。李近维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刚进入商品农业阶段的东莞并无任何资金积累,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引进外资。“我们既要接受香港的辐射带动,又要避免与其竞争。这意味着东莞发展的产业必须与香港本土产业既有配合又有互补。”基于这样的部署,东莞在服装、家具、灯饰等产业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东莞也迅速从传统的农业县蜕变为工业城市。到上世纪90年代,东莞又成功承接台资和韩资、日资

6、等国际资本的转移。尤其是台湾IT企业的转移,使得东莞逐渐融入了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东莞从白手起家到完成原始资本和原始技术的积累只用了短短20多年,这无疑为其今后的发展和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和较高的平台。东莞模式创造了东莞历史上最为壮阔辉煌的发展时期。软环境上苏州吸引力更强苏州近二十年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常被外界认为是东莞模式的复制,但在苏州人眼里,苏州发展更多是对东莞模式的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同在东莞和苏州设厂的台商赖国恩决定将新的生产线放在苏州。这个电路板生产商说,除

7、了考虑产品市场和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方面是地方税费和企业便利化。他认为,这两方面苏州的优势比东莞明显。但这些还不是赖国恩将新的生产线放到苏州的决定性因素。他说,在东莞,虽然外经贸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比苏州还好,但有些部门一些不甚合理的政策绑住企业的手脚。相比之下,“政府的事由我们出面协调处理,企业管好自己的技术、资金、管理、订单即可,各司其职”是苏州为赖国恩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标准。除此之外,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苏州的第11个国家级开

8、发区。它们为苏州带来的是优质环境叠加高效服务,更重要是的,这些高度掌握在政府手中、拥有多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具有特殊的“吸金”力量。相比之下,尽管随着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等逐渐成形,东莞建设新产业园区的步伐逐渐加快,但在这点上,东莞明显落后于苏州。苏州模式:复制与超越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苏州犹如一匹黑马,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其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2012年,苏州以GDP12011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六,比第五名的深圳仅少938亿元。提到苏州近二十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