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41597
大小:77.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1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决策略: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2.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繁琐理解,让学生有话说。3.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4.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5.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来纠正口语表达上的缺陷。预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努力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下准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动口率达100%,个体回答问题率
2、达60%以上。设计说明:《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易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置于具体情景之中。在解读文本时,以读促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想说、敢说,完整规范地表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明确课文主旨。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德育目标:感悟亲情,理解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时
3、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3.合作探究,美点寻踪4.配乐朗读,感悟亲情5.联系实际,谈谈收获6.小结课文,布置作业语文备课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温馨、美好的瞬间,人们总爱用相机把它们定格下来,让它们成为永远美好的回忆。今天呢,老师带来了几幅这样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在这些图片上定格下来的是什么情景呢?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一下。(两个学生回答)从这四幅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呢?(两个学生说说)生活中这样美好的瞬间很多,今天,让我们一
4、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受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挚爱亲情。(投影:出现课题)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让我们合上书,用你的耳朵,用你的心聆听录音朗读,同时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听录音)(2)听完朗读,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我们来个快速抢答。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快速地回答这四个问题。看来大家听得很认真(3)下面请一个同学再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篇文章写了的事情(板书)母亲“我”和妻子儿子三、合作探究,美点寻踪《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以前也读过不少美文,你认为要把文章写得很美,要用些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词语句式修辞人物情感是啊
5、,一篇美文,包括许多美点,比如美的词语、句式、景色、情感、构思板书:美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活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且把你们认为文中写得美、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做一不范:文章的很美,美在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美在它连用了两个“我的”,强调了“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情谊。(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板书)小结: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美,美在……(出现投影)四、配乐朗读,感悟亲情《散步》由生活中一次真实的散步写起,一家四口三代之间
6、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谱写了一首亲情的颂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再来感受这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五、联系实际,谈谈收获散步其实是一件小事,可是作者却用一双慧眼,从这个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了浓浓的亲情,写出了那份责任。那么,同学们,你们学习了本文有着怎样的收获呢?请大家来说一说。这个收获可以是文章上的,可以是做人上的,可以是生活中的……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同学们,《散步》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优美的田野风光,和睦的亲人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我想大家如果也能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定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希望大家课后把学习本文的收获整理在笔记本上。并且把文章讲给你的父母听,观察他们的
7、反应并记录到周记本上。美文推荐:表现亲情的文章很多,这里老师向大家再推荐两篇,希望大家课后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卡片。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教学,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尤其是快速抢答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学生与以前相比能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但是,这节课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虽然注意了学生的说,却忽视了对学生表达完整性的评价,弱化了对语言规范性的指点。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部分困难学生还未能参与到讨论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