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ID:24337683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模糊语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本文首先通过对王安石,符达维等人对模糊语义的分析,笔者认为模糊语义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某些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最后介绍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语义模糊;基本特征;语言;对外汉语教学  :H19:A:1005-5312(2011)30-0104-01    一、石安石、符达维等语言学家对模糊语义的本质——边界不明的看法  石安石先生认为:“语义的模糊就在于它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界

2、不明.”但王安石认为不明的边界不一定都指两个方面或更多方面。以“老年”为例,“老年”与“非老年”这个概念范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老年”这个概念范畴与“中年”这个概念范畴只有一个模糊的共同边界,“老年”与“中年交叉点的部分就很难确定是”“中年”还是“老年”。  符达维先生认为: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词语原来的模糊性可以消失。笔者认为符先生的这种认识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否认语义模糊性的客观性,割裂语义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认为,词语的“边界不明”(或称之为外延不明确)是一种模糊语义现象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把“边界不明”直接等同于语义模糊性,

3、则无法说明模糊性的本质。因此,我比较赞同石安石对模糊语义的界定。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某些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客观事物量的特征还不能被准确地确定,那么,就会产生模糊概念。因此,从语义产生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某些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才是模糊语义产生的真正原因。  二、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一)模糊词的中心是明确的。以上午为例,六点一定会称为早晨,但十二点呢,就与上午的概念界限不清了。也就是说模糊词的词义并不是完全模糊不清的,它有一个很明晰的中心范围,只是在边界的划分和限定上无法做到泾渭分明。  (二)根据哲学上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明晰

4、词和模糊词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些原本是模糊词的词语在使用时表示意义会变得准确清晰。  (三)模糊词在不同民族中的差异性。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对模糊词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说到“早上”,大家都知道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orning”,但是“morning”在它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中表示的时间范畴要比“早上”宽泛得多,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就有可能出现上午十点还用早上好!来打招呼的现象,这就不符合汉语习惯了。  三、模糊语义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让留学生学习模糊语言、通过模糊思维训练获得意会知识

5、,激发其联想和想像潜力,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具体实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是由于对词语意思的把握不准确引起的,这就涉及到对外汉语中模糊词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指导学生把握具体的语用条件,进而分析模糊词语的含义。在日常的语言中,有许多词都带有模糊性质。如“高、矮”,“冷、热”,是十分鲜明的反义词,但要找到它们之间准确的界限却非常困难,在教授这些词时,最好放在一起教授,让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个距离感,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中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存在感知上的距离。  (二)让留学生多阅读文

6、学原著,借助文学中大量使用的模糊语言,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模糊语言,其目的在于表达含蓄曲折的思想感情。马拉美认为: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模糊的文学变的面目全非。比如:当慰问一个病人的病情怎么时,家属一般的回答是:好的差不多了,不用担心。如果用精确的词语来替换差不多,必然会影响话语交际的真实性。、因此,在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在真正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后将自己的观念、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来指正学生的错误,以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对学生作业下批语时应切忌武

7、断,避免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写作兴趣和动力。比如在批改作文时说:“这次不上一次有很大的进步,下次写的字迹再清楚一些,表达再恰当一些”但是,到底怎样的字迹比上一次清晰,怎样的表达更恰当?正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语义的多义性。教师批改作业时,可适当使用该类话语便于学生接受,但语气不可模糊两可、游移不定。  以上便是从石安石,符达维等语言学家对模糊寓意的本质——边界不明的看法,同时对语言学家的各种看法,自己也在文中做了一下总结,最后介绍了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模糊语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