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3556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既古老又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在古诗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代诗词的诵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及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提出实施诵读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进行美读和科学的背诵,指出诵读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使用,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较佳效果。 关键词:诵读教学语文教学教学应用 1.引言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读书方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诵读就是具体地利用有声语言对语文这一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进而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再一次创造的过程。应用这一方法可以准确而生动地使学生理解文
2、章的内容和反映的深刻主题,直接从文章本身的内容中切身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让读者进入作者反映的那个不同世界的美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使用诵读教学法,并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不懈地对诵读法教学进行逐步完善,使诵读教学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贡献。 2.诵读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4 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不只是教授一种语言,更是使学生掌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境界提升。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语文的人文关怀,并不仅仅是在传递词语、句子的含义,更是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学各环节
3、中均有出色表现。 2.1调动学生乐读的积极性 抓住学生这个年龄段需要被人欣赏、夸赞的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这一心理,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参与朗读,同时对学生给予称赞,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从中领悟课文,体会文章的美感,最后使学生认识自我,理解文章主旨。古代诗歌、辞赋等题材最适合朗读,其中不仅蕴含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诗词赋本身就是言语对仗、富有美感的。散文的语言更是优美典雅、生动凝练、清新脱俗,有独特的美感。 例如:在学习战国策中的《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时,第一步,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及课文中表述的事情的脉络。第
4、二步,让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文章的主要感情思路讲给大家听,并解释句子的意思,再结合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三步,积累文章中的字词、重点语句。例如:危在旦夕、切齿拊心、怒发冲冠、发上指冠、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变徵之声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加深感悟,提高理解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 2.2加强合作学习4 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动接受者,并不是单一的教授和接受的简单划分。在学习过程中,两者都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的,是学习的伴侣。这样在语文课堂上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与师为友。教师在每次阅读文章时会有新的不同感受,这样
5、更有益于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断在教学中得到新的感悟,从而感染学生。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课本中的散文。针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句,教师提出了此处为什么用一个“泻”字?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在阅读中把握问题的核心思想,充分表现了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不仅在散文的学习中,在记叙文的叙事、情节的设置、人物语言等方面每位作家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让学生认识了语文的魅力,由文字的美体会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2.3体会朗诵的魅力 引导学生于诵读中慢
6、慢品味。朗读可以从听、学、试等方面着手。朗读是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的做法。在预读过程中,认识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深入感受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通过复述,将作者的情感再次抒发了出来。这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之一。在朗诵中传达作者情感,表述自己,感染他人。 例如: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放在高中必修一的课本中,相比较而言,适合女生读,可读出一种哀怨、悲伤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男生领读,读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苏轼的《赤壁赋》要齐读,读出作者对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朗读,是学生认知文字、体会声韵、领会感情、发展语感等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的审美能力培养
7、方法。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从而不断体味情感,走进作者心灵的花园。4 3.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诵读能力,发现语文的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品鉴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新军.学校国学经典教学实践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10. [2]方成贤.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探析[J].时代教育,2012(1). [3]杨娟娟.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