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ID:2433386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_第1页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_第2页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_第3页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是理性的艺术,数学充满理性精神等都是对数学文化价值的具体描述。数学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非常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

2、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引导他们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学“4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了一

3、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学生们有些纳闷,但对上课充满了期待。上课刚开始,我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切萝卜。”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然后我就指导学生开始切萝卜,切1刀,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切2刀,出现刚才一个面的对面或邻面,此时,电脑显示两个相邻的面,揭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切3刀,得到三个相邻的面,电脑形象地揭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此时,教师就抓住火候,因势利导:“继续这样切,直到把萝卜切成长方体形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们兴致高昂地切萝卜,谈认识,亲身经历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在有效操作中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进而归纳其他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方式要体

4、现多样性  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点为主,活动内容一般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范围相对较宽,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等,而且活动时间较长。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  (一)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游戏竞赛实践活动4  初中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

5、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概率”一章内容时,我设计让学生抽牌,初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让同学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学到数学,使理论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  (三)观察、调查实践活动  老师在授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堂活动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比如,学生比较关心体育比赛,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姚明在NBA的表现如何?”要全面解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上网查资料,收集有关姚明每场比赛的上场时间、得分、助攻次数、篮板、抢断、犯规、盖帽和失误等数据,由此计算平均值

6、、方差、频率分布表,然后可以与一些著名的NBA球星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做出推断。  以上这些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  四、使数学实践活动与生活更接近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去参观调查和进行实际测量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讲“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这样设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都是圆的。”老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问:“这样行吗?”“4为什么圆的就行呢

7、?”这样的设问,画龙点睛,把圆的基本特征,即“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渗透进去了。教师边说边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用圆规画大小不同的几个圆。再让学生在圆里画出几条半径,用尺子量一量它们的长度,看能发现什么。教师将学生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到研究圆这样一个平面图形的教学中去,为学生参与学习,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应用知识技能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五、实践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