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17829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3
《探讨社会体制的溯源及其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社会体制的溯源及其内涵社会体制的溯源及其内涵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体制的溯源及其内涵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社会体制是随着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而提出来的,但是,人们对社会体制的内涵和本质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在梳理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体制的内涵进行新的界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社会体制是围绕社会权利保护,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运用社会政策等多种手段,主动建构和自然演进同时并进,以满足社会需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利益关系为主要目的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
2、体系。它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民组织和参与制度、社区服务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与社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宏观统一性和地方差异性。 [关键词]社会体制;社会管理;社会建设 []A[]1006-0863(2013)10-0070-04 一、社会体制概念的提出 社会体制理由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逐步分离,随着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而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当时,
3、主要侧重于社会管理,提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社会体制的溯源及其内涵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管理主体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合力;加强和改善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虽然当时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但是并未展开论述。如果说有社会建设的内容,也只是“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认为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
4、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管理。因此,当时对于社会管理讲得多,对于较为宽泛的社会建设讲得少。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中提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理由。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论述了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等理由,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
5、善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社会体制”理由单列出来,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破解社会体制改革难点。 由此可见,社会体制总是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紧密相连,而且党和政府对社会体制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但是,党和政府的文件并没有对社会体制的内涵和外延作清晰的表述和界定。这虽然为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却不利于实践探索和创
6、新。 二、学术界对社会体制理论的积极探索 2011年初,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7月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全国掀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热潮。实践工作部门和学术界在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对社会体制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大多数人认可的定义,对于社会体制应包含哪些内容亦未形成共识。在众多学者撰写的关于社会建设理由的大量著述中,大部分将“社会体制”等同于“社会管理”或语焉不详,尚未对社会体制的内涵、边界、本质、特征
7、、要求等基本理由作深入地分析。学术界对社会体制的概念界定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是从社会事业的角度,把社会体制等同于社会事业体制,包括劳动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教育医疗体制等。例如,宋晓梧把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以及社会管理体制作为社会体制的重点。当然,他也清醒地指出,这种概括或分类还是初步的。“事实上,也很难毫无交集地界定哪些方面只能归类于经济体制、哪些方面只能归类于社会体制、哪些方面只能归类于政治体制。”从中长期看,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培育包括社会组织
8、、中介组织等在内的民间组织。[1] 二是把社会体制等同于社会管理体制,两者只是表述的不同,内涵没有区别,很多学者有意无意地持这种观点。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李培林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是现代社会运转的三种基础机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