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14492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乡土文化润泽教育 课程建设引领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土文化润泽教育课程建设引领发展 跨塘实验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12年的百年老校,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随着园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校,改变生存状态和发展的行走方式刻不容缓。于是,我们立足本土,着力分析并充分挖掘地域人文教育资源,编写乡土德育教材,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编乡土德育教材,挖掘深厚吴文化底蕴 传承经典开发《吴文化100课》校本教材 吴文化博大精深,学校集中骨干力量,借力苏州吴文化研究所,结合吴地特色和学校实际于2006年开发了校本教材《吴文化一百课》一套五册
2、。2012年,学校对该教材进行修订、再版,并出台配套的课程标准,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把古镇沧桑、苏城印象、姑苏人物、吴侬软语等十大类知识循序渐进输送给孩子们。 点亮课堂创编吴文化精髓《苏艺三编》 学校高度重视吴文化艺术普及教育,我们开发了《苏艺三编》校本教材,将吴文化中的精华——昆曲、评弹、桃花坞木刻编入教材,纳入课程。我校是园区唯一一家“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传播基地”。我们还原创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的“昆曲操”,集昆曲武生、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同时还相继出版《武术》、《足球》等校本教材,有效促进学校吴文化的发展。 牵手世遗,拓展吴文化双语教
3、材《苏州园林》 为了将吴文化做精做细,学校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培训与研究中心合作,在专家指导下,编写双语版校本教材《寻访世遗精华:苏州的园林》,意在唤起每一个跨小人对世界遗产——苏州园林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让吴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借力课题研究,深化乡土教材特色教育活动 2012年5月,跨塘实验小学有幸成为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研究学校,成功申报了子课题《<吴文化一百课>实施有效性的研究》,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进一步深化乡土德育教材——《吴文化
4、100课》的实施。 打造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漫溢典雅的吴文化韵味 “硬环境”凸显育人氛围。如今的跨小,长廊上宫灯、挂帘、栏杆具有苏州园林风格,豆园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花木布局,梅园、桂园的鹅卵石小路蜿蜒曲折,生态园池水荡漾,竹园曲径通幽,一个个休憩的亭子和长凳长廊有情有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吴文化风景图。 “软环境”提升育人品质。学校的吴文化长廊、各班的吴文化宣传园地,或是吴文化专题网站,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向师生传达出“吴文化”的教育信息,师生们由衷地感触吴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多样性的研究团队,推动了吴文化特色发展 构建梯队求发展。
5、学校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各部门领导为中坚力量、艺术学科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校特色领导工作小组,积极构建校内研究梯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校际间的“吴文化”互访活动,追寻吴地文化足迹;邀请吴文化研究专家莅校指导,把吴文化的温文雅致融入每位研究者的血液。目前,一支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吴文化特色指导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外聘专家促提升。学校从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桃花坞木刻社等单位聘请了专业人士来校组成学校专家团,定期辅助我校开展吴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同时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吴文化大讲堂”,培养了跨小孩子们浓厚的爱
6、国主义情操。 借力课题研究,多途径拓展乡土德育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结合《吴文化100课》设计《吴文化教育指导计划》,及制定各年级的“吴文化”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完善“吴文化”教材,并寻找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充分利用班队课、美术课、音乐课、综合实践活动等使“吴文化”校本课程系统化。 通过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乡土德育教材内容的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走访、参观、调查等,拓展学习途径,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 通过课题研究,建立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网站,形成互动式的信息通道,利用网
7、上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乡土德育活动的作用,实现吴文化传统特色教育的信息化。 依托木樨课程,追求乡土德育特色适性发展 从2015年上半年起,在园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各校全面建构切合本校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及国家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由此“木樨”课程应运而生。 鉴于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木樨融合了吴文化的清新典雅,更是苏州的市花,她温婉含蓄的气质正是我们希望通过木樨课程的推广,培养精巧雅致、秀外慧中、崇文包容的跨小师生。木樨的隐性品质也更能彰显百年跨小的古韵今风。因此,“木樨”课程的由来,也是架构在乡土基础上的
8、。 聚焦顶层设计,完善木樨课程图谱 整个木樨课程的设计规划是立足校内,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