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7979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锻炼意识,传授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培养思维能力,已是当前体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下面笔者就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点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一)引导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引而不发,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思索、去体会、去创造,这才有利于他们发展智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原地推铅球动作时(右手为例),
2、要求学生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姿势。在练习中有学生提出“右膝不弯,推球感觉动作更顺”。此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必立即解答,而应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分析、思考,为什么这个动作要右膝弯曲?同时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悟到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推球姿势的重要,而后教师再从动作的发力原理分析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推铅球的理论依据,诱导学生思考、联想、比较、体会,通过这样的引导,明确直腿站立推铅球的错误,促成正确动作的建立和掌握。 (二)温故知新 任何知识总是前后联系的,体育教学中的能力、技术、战术都是在互相联系后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达到理想目标。如排球运动中的各类技术或同类技术的不同
3、技术动作之间,不同战术或同一战术的不同方法之间都蕴含着程度不同的内在联系,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传授新知识时不忘联系旧知识,这不仅利于巩固和提高旧知识也利于掌握新知识,形成知识链,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熟悉,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在不断联系旧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系统组织知识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回忆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但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和再现,它是根据教学对象,在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的个别或小群体的课外指导,这种指导是教师认真备课、了解被指导对象的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课
4、外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时可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也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让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新的疑问,发现新的问题,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学习目标的欲望。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应重视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一)学会观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许多教师往往只注意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在动作示范上要求做到正确、协调、优美,而对学生如何观察,怎样观察,观察哪些重点部分却没有指导。如足球教材的定点射门技术示范,尽管教师认真做好示范,各环节技术都很正确,但由于忽视学生如何观察这一方面,教师也未设计问题,结果是
5、学生观察教师的足球射进门与否,而没有观察这个动作是如何做的。如果教师在示范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点球射门的技术,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的技术部分,教师再用正误示范,让学生比较正误动作,问为什么正确的和错误的射门技术都未射中门。学生带着疑问、好奇,由此激发了观察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正确、错误射门动作都未进的原因。学生如此观察,积极思考,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展体育知识面,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和空白点,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在质疑中增长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如在教篮球行进间高运球和低运球中的两种方法时,教师对两种方法的运用简单
6、做一说明,而不讲尽,只是说根据防守者的不同距离选择运用,让学生带着疑问互相琢磨探讨,互相进行练习,在练习探讨中解决教师留下的问题。学生从中学会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激发,运动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三)区别对待,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支配力量,尤其是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一旦丧失了自信心,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一部份乡镇刚入学的新生,体育基础、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相对较差,上起课来心理负担重,信心不足。在上高一跨栏教材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跨栏,栏架的高度成了女生心理的第一障碍,如何让她们顺利跨越这道坎,这关系到学习的成功与否。当然,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
7、是让她们想法子,设计几种辅助性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练习内容兴趣很高,对跨越一定的高度也没那么恐惧,此时教师再引导到正规栏架上练习,课堂中尽可能地为她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对她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和鞭策,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从而增强她们对体育课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体育课堂中合理地运用设疑、提问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