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

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

ID:2427089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_第1页
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_第2页
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敦煌: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敦煌:绿洲风光美产业养生态  在因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而闻名天下的敦煌,一道道生态防护林保护下的绿洲农区林果成片,熟透的葡萄、红枣、杏和酥梨格外诱人。眼下,敦煌农民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面对缺水少雨和沙漠化的威胁,聪明的敦煌人走出了一条“生态促产业、产业养生态”的和谐发展之路。  “我们从1998年起就基本不种粮了,”敦煌市七里镇南台村村支部书记杜珍站在葡萄架下,笑着对记者说,“种葡萄和其他水果更划算。”  南台村共432户1560人,有耕地3418亩,其中1600亩种植棉花,其余均用于种植葡萄和桃、杏等水果,全村家庭年

2、均收入2万多元,“光靠种粮食要达到这个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杜珍说。  致力于倡导特色林果业的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余生明为果农们算了一笔账:1公斤“红地球”葡萄能卖4至5元,而按一般产量计算,亩产可达2000公斤甚至更多,一年下来每亩葡萄毛收入可达8000元至1万元,除掉肥料、水费等成本,每亩可赚7000元左右。  南台村的林果产业刚起步,相比之下,其他村镇的林果产业尤其是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更令人鼓舞:在七里镇秦家湾村,葡萄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44亩猛增至2005年的1130亩,产量突破170万公斤,仅葡萄一项人均收入就达

3、到万元,户均收入万元,而葡萄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17户;在南湖乡,2005年全乡约万亩耕地全部种上了葡萄,全乡葡萄总产量3500多万公斤,总收入6000多万元,来自葡萄的人均纯收入达1万余元。  伴随农民收入增加的,是敦煌农民们培育防护林积极性的上升以及绿洲小环境的好转。  敦煌市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四周沙漠和戈壁环绕,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仅毫米,而蒸发量达2486毫米。毫无疑问,要守住绿洲不被沙漠吞噬,必须改善生态环境,而绿化防沙、推行节水灌溉是其中关键。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实验

4、结果显示,棉花大水漫灌每亩需灌水800立方米以上,而葡萄实行沟灌、滴灌,仅需400立方米水就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相比之下节水50%。便于推广节水技术的葡萄等优质林果,其节水的高效性令其他农作物无法比拟,而用林果取代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本身就是对节约水资源一个不小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广优质经济林果,农民获得了实惠,培育生态林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也有了经济实力,”余生明说。  他介绍说,过去由于没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农民种树靠政府号召,养护也成问题,投入大而效益小;现在通过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家家户户都自觉地在自家地周围

5、植树,防止风沙危害,形成了爱护绿洲、防风治沙的氛围。  走在农业区,果农们正忙于采摘葡萄,相互打招呼时都是一脸笑容。尽管不远的外围就是茫茫戈壁,绿洲内依然生机勃勃、瓜果飘香。一片片经济林和一排排生态防护林构成了敦煌特有的绿洲风光。  来自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敦煌现有人工造林农田防护林带360条,建成市、乡、村绿色通道127条,构成林网网格1500多个,全市%的耕地得到保护。敦煌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上升为%,农区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绿洲内部生态环境正趋于好转。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林果产业,”余生明说,“

6、靠生态出产业,让产业反哺生态,这比过去单纯搞生态林效果好多了。”  新华网·莫华英邓玉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