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ID:2425085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_第1页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_第2页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_第3页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摘要介绍了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大中农场;发展方式;做法;存在问题;对策    大中农场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优势,用足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配置,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努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1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  1.1效益优先,推进农业“三化”建设  一是产业化。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杂交制种稻面积逾133.33

2、hm2,适度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种子管理办法》,出台种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努力将种子公司打造成能够引领农业提质增效的龙头企业[1]。积极实施“低档米做盘子,中档米做利润,高档米做品牌”的经营战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保证优质稻种植面积,做大做强稻米加工业,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二是工业化。探建农业生产工业化标准体系,用工业技术手段管理农业,彻底改变农业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制订阶段任务和质量标准,规范过程管理。积极制订水稻生产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为农业生产工业化探路指航。三是生态化。稳步

3、发展林业,优化林网、林带布局,扩大优质林木比例,提高活立木蓄积量,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年出栏生猪万头的养殖规模,在充分利用下脚粮的同时,将有机肥料回馈种植业,建立生态化的良性循环。减少化肥施用,控制农药使用[2-3],切实履行粮食安全的社会责任,逐步扩大有机稻面积,稳步发展有机农业。  1.2科技兴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计划投入80万元,引进徐稻5号等多个高产新品种,促进高产高效。深化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四字技术”和大小麦栽培“八字技术”,提高无纺布秧池隔离覆盖基质培育壮秧

4、推广力度,示范推广杂交制种水稻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积极应用生物降解剂、生物菌肥、活力素等有效改善水稻品质[4],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注重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公司确定和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11个应用性科研课题,由各学科学术带头人领衔攻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完善符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特点的农业技术体系。年内计划投入258万元,为各类科技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转化成为科技兴业的催化剂。三是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争取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支持,在生产关

5、键环节聘请专家做针对性指导,给技术人员讲课。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争取将农业科技中心打造成示范单位,进入省科研院所名录。认真调查研究病虫草害发生和发展规律,有效指导防治防除;提高中长期气象预报水平,搞好土壤肥水的监测,为生产科学决策及时提供可靠依据。  1.3强基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抓好中心烘干线建设。积极实施“粮食不落地工程”,在已有3条粮食(种子)烘干线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投资1100余万元的中心烘干线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三夏”顺利投入运行,切实提高农业应对日益频发

6、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做好河道整治和泵站改造。计划投资1013.5万元,用2~3年时间,对一级提水的3座泵站全面大修,对14座二级提水的泵站拆除重建,以提高装机效率,节约能源,保证泵站安全运行,满足水稻生产需要。投资1504万元,疏浚河道10条,开挖土方总量106.4万m3,恢复河道的引排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三是加快更新农业机械。投资800余万元,购置约翰迪尔3518收割机5台、久保田八行插秧机17台、东方红1204拖拉机6台、挖掘机1台以及配套农具,通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人

7、工投入,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点比较落后;二是考核机制不太完善,农业投入不足,激励不力;三是竞争性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传统。  3对策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思想先行。组织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开阔视野,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理念。二是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在农业单位实施规范的职工管理人员竞聘上岗,逐步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对管理不力、实绩末位解聘。三是完善农业绩效考核办法。以单产提升不快的水稻生产为突破口,对单位面积投入用工、作业期限、质量要求制订刚性标

8、准,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提高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