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发展制造业

要坚持发展制造业

ID:24244013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要坚持发展制造业_第1页
要坚持发展制造业_第2页
要坚持发展制造业_第3页
资源描述:

《要坚持发展制造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要坚持发展制造业大家都在说,中国作为低端制造业生产基地的现状亟须改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利于未来发展。但是,“世界工厂”的确帮助中国解决了更广泛的人口就业问题。这对于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起点低、底子薄的中国来说,起到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的作用,功不可没。未来,还要坚持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利于最广泛的人口就业,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费歇尔曾说,凡是能够带来收入的都是资产。那么,人口也应算做资产。不过,人口和森林、河流、矿藏等资产不同,后者一万年后还会带来收入,仍然是资产。但人在一万年后不能带来收入。而且,人还要穿衣吃饭,进行消费。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社会就不稳定

2、。人口不但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资产,反而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负资产”。所以,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是要依赖于人口就业的,而制造业可带来最广泛的就业。  应当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产业,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高级化并不一定适合眼下的中国。追求更高的边际利润尚在其次,总收入的最大化对起点低、底子薄的国家则更为当紧。  再有,高新技术产业也未必带来高收入。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投入大,而且风险高。国际上大跨国公司每年要花费巨额资金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但只有5%左右的项目可以成功申请专利。在这些专利项目中,又只有十之一二最终投入商业生产,给公司带来回报。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重新认识

3、到能够广泛吸纳就业的制造业的重要性,都表示要重振此行业。而且,低端的制造业也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就产业问题来说,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广大农民工赖以改善生计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生存的制造业。这一产业处在盈利边际上,经不起雨打风吹。各种不利的经济冲击首先会对它们造成伤害。这些年,由于经济发展,国内劳动成本大幅上升,已开始高于很多邻国,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这本来是好事。但中国发展经济就是要改善民生,让百姓幸福。但劳动成本上升后,却使一些劳动者失去赖以生存的“饭碗”,这就与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制造业不只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参

4、与国际竞争的强项,未来也仍然是如此。如果丢掉制造业,无疑是“自废武功”。劳动成本虽有所上升,也不意味着就丧失了制造业竞争优势。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要把产品品质做得更精,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就仍然会有竞争力。德国早已是发达国家,但其制造业至今仍属翘楚,金融危机后更是一枝独秀,凸显了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功能。  制造业在技术上升级比自身转型更重要。生产衣服的企业转去生产飞机很不现实。但是,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工艺提高了,衣服质量改善了,附加值提高了,自然也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成都有家专门生产控制阀的中寰流体控制公司,经过技术升级,它们生产的气液联动执行器控制阀,密封达到零泄

5、漏,可用于多种苛刻的控制环境。公司产品现已占领整个亚洲市场,即使经济下滑,也未受冲击,这就是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结果。  还有一个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企业自我实现的,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政府无需人为推动。政府在扶持一个产业发展时,势必压缩另一个产业的成长空间。但是,国家在扶持新兴产业时,也经常会失控。就像太阳能、风能、LED等产业,在不断加大的投资和划分财政蛋糕的过程中迅速过剩,如今又陷入了产业发展的困境中。所以,产业的兴衰,自有其发展规律,政府要做的是遵照市场的选择,为行业发展提供严格的产权保护和公平的法治环境,确保产业在一个有弹性的市场中发展。?□  简介  谢

6、作诗,男,1966年生,四川剑阁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学院教授,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育经济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