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

ID:24238030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_第1页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_第2页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_第3页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_第4页
资源描述:

《“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刷脸”还只是企业的热闹?    苹果、支付宝都来“刷脸”了。下载论文网  9月13日凌晨1点,苹果新品发布会上,为iPhone诞生十周年而特别准备的iPhoneX大出风头,它的FaceID功能,取代了识别机主指纹的TouchID功能。  9月14日下午,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在上海联合举办物流行业开放大会,宣布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技术将向物流行业开放,自提柜可实现“刷脸取件”。  技术尚未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上,苹果高级副总裁CraigFederighi表示,指纹解锁错误几率是五万分之一,而FaceID解锁错误几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一。  然而,在Cr

2、aigFederighi演示如何使用FaceID进行解锁时,一百万分之一的错误刚好发生了―第一次试用刷脸解锁失败。CraigFederighi随后尴尬地摸了摸脸,拿起了另一台备用iPhoneX……  有专家指出,这并不是FaceID识别错误,而是苹果手机正常开机需用密码解锁。  而在物流行业开放大会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系统,依靠“刷脸”,该系统可检测使用者的年龄、性别。遗憾的是,该机器把记者年龄测高了8岁。在场的技术人员表示,应该是该场合光线过暗所致……  关于“刷脸取件”的自提柜,据蚂蚁金服工作人员介绍,在光线极暗和特殊情况(如整容)

3、下,系统或许会识别不出人脸,但可以输码取件(自提柜由厂商“递易”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所制,记者刷脸不过三秒,快递柜即开)。  其实,刷脸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国内部分银行早先也实现了“刷脸取款”(也需要手机号或身份证号),部分公司实现了“刷脸考勤”,2017年春运北京等多地火车站已经推出“刷脸”进站通道。  而蚂蚁金服也是常在“刷脸”大军中。  日前,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蚂蚁金服帮助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市民实现了“刷脸”办政务,对着手机摄像头扫一扫就能查询公积金、申报个人所得税等。而就在不久前,蚂蚁金服刚刚与肯德基合作,将“刷脸支付”落地到线下场景。  那么,这

4、一次发布的“刷脸取件”服务什么时候能普及开来呢?  普及还需时间  蚂蚁金服工作人员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还需要进行更新和测试,自提柜则需由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各个物流公司自行建造,“刷脸取件”自提柜目前只在上海进行试点。  “人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就是最好的密码解锁方式。”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表示,除了“刷脸取件”,未来用户还将体验到“刷脸寄件”,省去提交身份证等步骤,帮助物流行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落实实名制要求。  此外,“刷脸支付”和“刷脸点餐”会逐步进入居民的生活。不过,陈继东也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广和刷脸自提柜的普及还需要一定时间。  一位业

5、内专家则告知记者,如今的刷脸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差错率和安全性还有待检验(央视今年的晚会上,一张自拍照的技术变化曾攻破人脸认证),虽然人脸是“弱隐私”,但生物特征是独一无二的。人类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如果被泄露或盗取,所带来的风险可能比信息泄露还要大。  “效率与安全必须兼顾,否则就不应该普及。”该专家表示,人脸认证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配套的保护措施和监管制度。  而且,蚂蚁金服推出的这项技术,能否?@得物流行业的积极响应,还是个未知数。  “这的确是解决实名制收寄的一个方式,也能省下快递员和公司的时间,提高效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一定实力的快递公司如

6、今还是希望能打造自己的生态圈。  “互联网是流量经济,目前各方都在争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方面,目前各家快递企业对电商平台的依赖度还是很高,菜鸟的大数据平台自上而下,渐有垄断的趋势;数据流方面,‘丰鸟’大战日前刚歇。这次大会,蚂蚁金服看来意在争夺资金流。”该人士认为,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关键是要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降低对单一电商平台的依赖。  (本文转自《国际金融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