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

ID:24230051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_第1页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_第2页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_第3页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_第4页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  [摘要]黄钢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升起的一颗记者新星。他早期的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受到毛主席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反映新中国的光辉业绩和新人物。他的报告文学具有登高瞵远的格局和壮丽俊逸的笔调,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报告文学家。  [关键词]黄钢;报告文学;独特风格  Abstract:HuangGangistherisingreporterstarduringtheaoZe-dong.AfterthefoundationofNeagnificentac

2、hievements.ajestictoneanddistinctivepoliticalcharacteristics,HUANGGangbecametheexcellentreportage.  三、维护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百家争鸣的气氛中,对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展开了热烈争论,有报告文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报告文学可以“略有虚构”的说法。这本来是一个有限制的模糊论点。但有些同志进一步从报告文学“离不开必要的文学加工”,发挥成可以在真实的躯体里长出一节“假肢”,“允许有个别部位与事实有出入,而不致丧失整个躯体

3、的生命力。”(《试谈报告文学的艺术虚构》,载《解放日报通讯》1979年第1期)也有人提出,报告文学“要使人物活灵活现,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就不能没有艺术构思,就离不开一定的想象和虚构”(《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更有同志将艺术“典型化”引入到报告文学,说“从真人真事到报告文学,从生活中的原型到作品中的典型,还必须有一个典型化的过程”(《报告文学特征和有关问题》,载《长江文艺》1978年第2期)。在关于报告文学“允许一定的虚构”声浪中,黄钢于1980年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遵守真实的党性原则》,他指出:“唯有真实,才是报告文学具

4、有锋利的战斗性的根本来源”;“真实,就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特征之一。”他针对“假肢”说批评道:“如果在一个有生命的躯体里,割掉真实的躯体而去接上一节‘假肢’,如果在描写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里张冠李戴,用综合或接肢的办法去夸张报道人物的功绩,那么,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呢?”他质问道:难道“整个躯体的生命力”还不足以说服读者、感染读者吗?还需要给真实的躯体去增添或“附着”“假肢”?他坚持认为“真实人物所具有的真实美本身远比那种虚构更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因此,他的结论是:“严守真实性就是捍卫报告文学的生命”[1]。  尽管我国诸多报告文学先驱如周钢鸣、茅

5、盾、夏衍、何其芳、周立波等都一直强调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但“报告文学真实性”仍然是一个文艺的学理性和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完全正常的。黄钢的意见是科学的、合理的,值得赞同的,但争论中,也没有必要把“真实性”提高到“党性原则”的政治高度来看待。    四、黄钢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    黄钢是一位善于及时而又真实、深沉而又强烈地把握住时代特征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在坚守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他善于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社会深处,提炼出深刻的时代主题。

6、  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走向,是作家成功的第一要素。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他作为艺术家,同时也作为思想家和说教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惊人地、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它的力量和它的弱点。[2]”遵循这一思想,黄钢在写每一篇作品时,总要苦苦寻求“为什么写这个题材?”被毛泽东誉为“写得很好”的《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本来可以用热烈的笔触写出八路军如何英勇杀敌的故事。而他以自己的构思,却写了八路军将领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如何对待后进的开小差的士兵,如何对待不肯缴公粮支援抗日的地主。从“怎样作战”四个字上,开掘出“官兵关系”、统战政策这样深

7、刻的主题;也表现了陈赓将军的儒将风度、博大胸怀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主角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作者可以写科学家的奋斗、爱国和科学成就。但作者反复思考,李四光真正的作为、成就和贡献,是在回到新中国以后,是在党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教育、信任、帮助下成功的。于是作家放弃了传记式的写法,从李四光回国写起,写毛、周同他的谈话,写他的地质力学在勘探石油方面的巨大贡献。提炼出了“党是科学的母亲”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有了党的领导,有了科学家的智慧,“亚洲大陆”是一定会崛起的。这样一个主题可以超越时空,在今天也未失去其鲜亮的色

8、彩。所以,报告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深刻性,都体现在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脉搏的贴切触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