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议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重大国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宝鸡要实现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走在前列的目标,我认为,从政府层面上来说,要做到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说,应强化五大抓手: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必须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放宽城镇农民购房落户条件,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要探索将农民
2、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建议市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农民的住房和宅基地可以流转,可以转换城镇一定面积的住房;农民可以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享受低保待遇;农民可以通过一次性收取或分次收取租金的方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市政府应在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议市政府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二、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抓手在
3、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城乡产业布局上,市政府应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大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
4、化程度。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三、把健全农村城乡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抓手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市政府对市县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农”担保投资公司可实行年度扶持资金指标化,并拿出一定的资金予以奖励和补贴。同时,要明确让农民的房产地产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进入担保抵押序列,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农村
5、发展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投融资体系。在全市探索建立农业投资公司,让城乡统筹的农民房地产在银行活起来,在市场流起来。市政府应出台政策,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X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投融资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
6、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政府应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抓手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宝鸡市区及各县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建立以市上确定的重点镇为示范点,以各县区城镇为常态化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的机制和办法。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
7、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和农村。积极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在城市城中村、近郊有条件的城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五、把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配置作为抓手一要建立和
8、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耕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