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

ID:2418688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_第1页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_第2页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_第3页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六国论(节选)[清]李祯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

2、,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

3、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刘:杀戮。24.文章第二段中说六国“皆欲为秦所为”,具体指的是#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2分)25.对“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些后世讨厌秦国的人,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残暴吗?B.后世的人憎恶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秦国的残暴和邪恶吗?C.那些后世的人讨厌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暴力吗?D.后世的人憎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暴政吗?26.从文中看,苏洵、苏辙以及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苏洵

4、的观点;苏辙的观点;的观点;27.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开头用苏洵、苏辙的观点作为铺垫,借此引出自己的议论。B.本文的主题是在六国为秦所灭和秦朝速亡的历史事实上揭示出来的。C.本文在观点上与“宋二苏氏”的观点针锋相对,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D.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以说理为主,用例则以概括性的事例为主,较为简洁。28.在阐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时,用了一个“帝”字;在结尾阐述六国自存之道时,用了一个“王”字。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述这两个字内涵上的区别。(3分)参考答案:24.吞并六国,一统天下。(2分)25.D(2分)26.苏洵的观点:六国

5、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苏辙的观点:齐楚燕赵四国没有帮助韩魏抗击秦国。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3分)27.C(2分)28.“帝”的内涵是指秦国用武力统一天下,用暴政治理天下;“王”的意思用仁政来治理国家,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统一,但四海臣服,万民归心。认为,“帝”是不能长久的,而只有“王”才是赢得天下的正道。(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