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

ID:24182560

大小:5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_第1页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_第2页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_第3页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关键词:膜性肾病;辨证论治;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72.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09-02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特发性MN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不良因素包括严重蛋白尿、高血压、年龄、男性和肾功能损害,而继发性MN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恶性

2、肿瘤等。MN属中医学“水肿”“尿浊”“膏淋”范畴。其病机多责之于脾、肾、膀胱正气不足,兼有邪实内阻,临床多表现水肿、尿少、乏力、恶心、纳差等。MN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肾小球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MN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兹就中医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1.1以补肾健脾为基本MN多发病隐匿,病程缠绵,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表现,体检发现异常或出现临床症状时可能己患病日久。笔者认为,MN多涉及太阴、少阴两经,故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患者多有先天肾气不足或病久及肾。肾乃一身之本,肾不足则脾不足,脾失运化

3、,水液潴留,临床上表现为水肿、乏力、困倦、腰酸、腰痛等,故治疗当以补肾健脾为基本方法,药用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牛膝、杜仲、桑寄生、续断等为主;若因肾阴不足,阴不潜阳,出现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赤、血压高等,应佐以天麻、钩藤、决明子等平肝潜阳之品。对无明显症状患者,应将西医定量指标定性化,把理化指标异常纳入辨证,形成治疗体系。尿蛋白属精微物质,乃肾虚失于封藏,精微外泄。脾主运化精微,土能制水,肾封藏必藉脾土,肾关方固,故治疗应以补脾肾为主。1.2配合益气养阴MN属太阴少阴同病,患者日久耗气伤阴,或原属

4、太阴脾气虚,经治疗水肿消退后出现伤阴,表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多数患者常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温热性药物,易发展为少阴热化证,久用则进一步加重气阴不足,故患者多有气短、疲乏、手足心发热、盗汗、失眠、烦躁等症状。治疗上,合理使用黄芪、党参、女贞子、墨旱莲等益气养阴之品,对治疗MN显得尤为必要。1.3注重活血祛瘀、通络、清热止血肾病之初,外邪犯太阳少阳两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膀胱气化失常,肾络痹阻,瘀血内生。所谓“久病及瘀”

5、,肾病日久,正气不足,气无以帅血,则无法推动血液运行,血不能濡养各脏腑器官,则加重瘀血;又患者阴虚内热,热邪灼伤阴液,血行受阻,严重影响了肾脏功能。临床表现为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质黯红,脉涩。然而,治疗MN若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之品,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宄其原因,乃瘀血日久,病邪在络,肾脏络脉受阻,封藏失约,精微外泄,故见蛋白尿、血尿。因此,临节自我修复,骶髂关节腔内压的变化促使关节滑膜嵌顿解除和错缝回复,从而达到骨正筋舒的治疗目的。屈膝屈髋摇动法依据舐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而设计,属骶髂关节的微动调整,无论哪种类型

6、的错缝均适用,而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避免了强力扳动造成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和加重刺激患者的痛点,复位成功率高,较其他复位方法有较大优点。参考文献:[1]赵润琛.赵润琛按摩心悟[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2:259.(收稿曰期:2014-06-18;编辑:梅智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