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ID:2414394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_第1页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_第2页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_第3页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孔子的以“美”和“善”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给中国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美学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经济、教育思想中,以及道德标准中。我们从孔子的美学思想中看到了在其影响下发展的艺术之精细、细腻、精致与完美。  关键词:美学;孔子;美;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中声以为节  在与大家谈论孔子美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它是从

2、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归为四个部分:政治方面其核心是“

3、礼”与“仁”;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和"富民"思想。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的教育思想,和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的美学思想。这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下面,我将结合孔子的主要名言来谈一下他的美学思想:  (一)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和“质”是相对的,“文”是指外

4、在的。文采;“质”是内在的,朴实的自然的无修饰的;“野”是指粗鲁;“史”是指言辞华丽但虚伪。从表面上看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就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就是孔子所要求的“文质彬彬”。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看。从个人方面来看是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一个人如果过于文雅了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合实际。所以要求要“文质彬彬”,就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君子。这里的“文”和“质”上升为美学的思

5、想范畴就是审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文质彬彬”就是孔子所说的“文”和“质”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韶:古代的一种乐舞;尽美:乐舞的音调、形式的完美;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孔子谈到《韶》的时候,觉得“音调形式美极了,思想意义好的了极点”。在谈论《武》时,“美到了极点,但善还不够好”。这则语录中提出了“尽善尽美”说,就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也

6、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这里孔子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整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更是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上好的冲击,但美要符合“仁”的要求,就是要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这样既相对又统一的观点,在矛盾中不断发展上升,就形成了孔子的“尽善尽美”的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声以为节  “《关

7、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淫:过分。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就说明了情感应该是有秩序有节制的恰到好处的倾诉,也就是所谓的“中声以为节”。从中国艺术对感情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正是保持着一种理性的人道控制性质。比如整个中国艺术对“写意”手法和审美“间离”效果的追求。这一重要原则也贯彻了孔子的“中庸”(《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道德标准。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就要求情感表现不偏不倚,造就一种“中正平和”的音响形式。中和审美原则表现在音乐艺术上,首先强调对个

8、体情感的制约,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通过约束人们的情感,达到艺术形式中正、平和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