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31105
大小:61.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白彬强(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汉源625300)一、职高数学“分层次教学”观念的提出职业学校生源综合素质下降,且个体差异增大,体现在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上,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兼顾不及,使好学生没有学好,“差”学生没有学会,不但影响了其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牛.继续升学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这对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层次教学模式提到了H程上。二、职高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高中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
2、面知识。尤其是职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乂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即改革过去那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实行“以人为木,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次教学法。三、职高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1、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职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
3、得预期的教学效果。2、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目前职业高中,面对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与压力,有不少网难。对于毕业生的毕业方向,一部分是毕业后立刻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一部分是毕业后参加升大考试的学生;因此在教材与教法上要有所侧重。四、职高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1、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奋良好的心理素质,民主的教风,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冇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4、的心理健康发展。2、学生层次化一一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能力、学习态度、学4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4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S标、中层B标、发展S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1)教学S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5、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0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2)课前预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0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根据己定的教学0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W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W效果。(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0标,同吋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奋所得。在安排课吋的吋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
6、,同吋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1)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4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A)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句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五、职高数学“分层次教学”几
7、点体会分层次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分层次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冇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它包括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生理因素、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把握,也应对冋一个或冋一群对象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2.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