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29870
大小: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3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周朝阳陈建样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518026【摘要】贴近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提供有效措施。【关键词】职高学生数学分层次教学一、问题提出伴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改革,中考对职高、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职高、中专招收的是中考普通高中落榜的学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职高、中专
2、生源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目前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课程上。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与学都不得法,他们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课堂教学中效率低;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导致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为职高、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根据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又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
3、,促进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二、实验依据“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
4、新的学习机会,许多学生可获得同样的收获”。这就是“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鉴于如此现状,我将从
5、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层教学。1.对象分层:高一采用在同一专业按数学、英语的层次编班。高二、高三采用语、数、英三科按层次编班,专业实行走课制。在同一个班里,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把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课堂教学,达到分层教学目标。2.备课分层: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分层次设问,确定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分层指导时间和分层作业。3.施教分层:每堂课先用几分钟检测本课的预备知识和基础知识,以便判断学情,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都进入状态。然后,教师分层设问,分层次提问、答疑,使多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6、主要内容。接着分层练习,教师重点分类指导,进行综合训练,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各有所得。4.测试分层:精心设计检测考试试题,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不达标者再给予一次机会重考。5.作业分层: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几种,分层布置作业,使一直使人困扰的抄作业现象得到解决。6.辅导分层:因课上时间有效,通过设立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等活动,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辅差提优促中,促使大面积提高。3.实验步骤实验时间:1999年9月至2003年2月。第一阶段(1999年9月——2000年9月)为探索实验阶段。首
7、先: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找出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次:对症下药,措施有力。针对学生思想散漫、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问题强化情感教育。针对学生基础差、知识掌握不牢采取迈小步、吃小口、步步准、口口顺的小步教学法。目标层次分明,内容难易适当,精讲多练,学新补旧,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感到学会有望。第二阶段(2000年10月——2002年7月)为实验阶段。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首先:狠抓基础,加强训练。备好教材,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要抓住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
8、训练。其次:及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师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