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28365
大小:5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有效提问促进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提问促进课堂教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课堂。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点燃其知识的火花。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维,窒息课堂气氛。往往会事倍功半,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在提问内容上1、忌滥。不要认为问题提的越多越好,越能启发学生思考,不能以问代教,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提问要“少而精”,能起
2、到“问一”而“反三”的作用。2、忌浅。提问题不能让学生,甚至差生也能不假思索便能回答出来,也不能总是提“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类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往往会使学生信口就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无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3、忌深和泛。在提问题时不能过泛太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决解问题的难易、大小去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果总是提出泛和难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甚至厌学的情绪。4、忌呆板和单调。提问题时不能总是千篇一律。提问要发人深思,使学生一下子便能活跃起来,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
3、动机。二、在提问对象上1、忌厚此薄彼。不少教师只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向成绩中、差的学生提问----既担心答不出来影响教学进度,又怕他们不愿意答问。但根据调查,各种基础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愿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教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教师信任的表现,对教师提问时忽视他们的存在很有意见,他们强烈要求一视同仁。这就要求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这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新获。另外,提问题后选择答问对
4、象也应注意根据对象区别对待。有些教师往往依照学生的座位依次发问,这种机械的发问方法虽然可以使发问的机会平均分配于全体学生,但发问既有一定的次序,学生就知道这个问题应轮到谁回答了,其余的学生就可以不注意了。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可采用“八面骚扰法”,还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全班同学就不得不注意了。在提问时还特别要注意坐在后边及两侧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是我们教师容易忽视的。当然,要使问题得到合理的分配,教师还必须学会控制学生的回答,对于不愿意参加交流的学生,在提问时应将注意力对准他们,即有所指地望着某个学生,但并不一定让他们回答问题,主要是促进其对总是
5、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后,进行观察,那些眉头紧锁的则说明他正在思考,这个时候不宜提问他,这会打断他的思路,有些一碰到老师的眼光则马上避开,说明他们还没有找到答案。这些同学也不宜提问,否则他会认为老师故意跟他过不去。当然这并不说就不提问他们,而是在以后提出较适宜他们的问题时再加以提问。2、忌惩罚。个别老师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学生最反感惩罚式的提问3、忌讥讽。提问时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轻松的气氛将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就像特级教
6、师钱梦龙所说的“微笑提问”。学生一时答不出,绝对不要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真笨”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用‘不着急,再想想”、“暂时答不出,没关系,坐下再想想”亲切话语去抚慰学生心灵。讥讽是提问艺术的大敌三、在提问时间掌握上1、忌即提即问。教师提问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来不及思考,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提问后时间上有停顿,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另外切忌先叫人,后提问。假如先指定回答者,就可能使其他同学对所提的问题心不在焉。另外,在指定学生回答时,一定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判定该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自
7、始至终留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2、忌插话追问。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一碰上学生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时则插话追问,这会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教师要有耐性,注意倾听。这表示出教师关心和重视的态度,对学生具有鼓励作用。3、忌只问不导。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留一段时间思考。假如长时间之后,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仍然无知,教师就要启发诱导,帮助学生疏通思路,理清脉络,这对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特别有益。假如只问不导,一味等待学生回答,不仅不利学生的智力开发,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4、切忌一问解决。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8、,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问题的中心、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提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