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08530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高等教育扩张及教育机会不平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的考查摘自《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三期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直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近些年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突现出来扩招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按常理来说,人们也许会想
2、当然地以为,大学扩招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必然会降低教育机会不平等。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上大学)之时,高等教育的机会通常是由中上层阶级和优势地位群体所垄断,当高等教育机会增加而使高等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时,较低社会阶层和弱势群体有可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从而导致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那么,大学扩招政策导致的高等教育扩张到底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程度产生了何种影响?是降低了原有的不平等,还是维持了原有的不平等,或者,加剧了原有的不平等?这就是本文要解答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也尝
3、试对大学扩招政策的平等化效应——降低还是维持或加剧不平等——进行原因解释,以期寻求促进教育公平的最佳政策方案。一、研究背景:高校扩招与教育公平2009年1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篇有关教育问题的署名文章,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热议。几个月之后,2009年6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前夕,多家新闻媒体报导了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骤降。对于许多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和较低阶层家庭的子女来说,放弃高考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昂贵经济成本未能换来稳定的收入和就业,不值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
4、钱来加以争取。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许多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和较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初中毕业甚至初中未毕业时就放弃升学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与此对应的现象是,升入高中——即意味着想要考大学——尤其是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的家庭背景层次不断提升。①这一系列的现象似乎显示出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而且不平等的程度还有可能在加剧。二、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教育扩张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极大程度地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不平等的程度。正因如此,谁能获得教育机会这一问
5、题,就被置于社会分层研究和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中心位置,教育选拔机制被认为是导致社会经济分化的最关键性的、最重要的机制。有关教育扩张与教育不平等之间关系的最著名的一个理论假设是最大化维持不平等假设(maximallymaintainedinequality,简称MMI假设)。这一假设声称:教育扩张并不能导致教育机会分配的平等化,相反,只要上层阶级或优势地位群体还有可能去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会维持。在MMI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Lucas,2001)进一步提出了EMI假设他认为,即使上层阶级在高等教
6、育中达到了饱和,但不平等还将在高等教育中以更有效的方式加以维持。一些著名的社会分层理论家根据贝克的理性选择原理,提出了一个微观层面的教育决策理性行动模型,理性选择模型与MMI假设和EMI假设都坚持相同的假定,即:教育机会的阶级不平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下降,教育扩张本身也不会降低教育机会不平等。MMI假设和EMI假设所坚持的是,持续的教育机会的阶级不平等,是由于上层阶级控制了新产生的教育机会并在教育领域实施社会排斥行动所导致的后果。而理性选择模型的关键性假设是,与特定教育水平相关的身分地位变化和投资获取某种教
7、育水平的失败风险,对于不同的阶级的人含义不同。如果这两方面的阶级差异没有随着时间推进而下降,那么教育机会的阶级不平等就不会下降。反之,如果采取某些社会政策而导致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下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已有大量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存在着阶层、城乡、民族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这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使我们无从把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从而也无法客观评估大学扩招政策的社会平等化效果,当然也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为此
8、,很有必要在已有的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可靠的数据资料和更为精细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扩招后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进行深入考查。三、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一)研究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是指四个方面的机会分配不平等:阶层之间、城乡(户口身份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不过,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阶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因为这两种教育机会不平等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