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96091
大小:91.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15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喁,无韵之离骚”的M马迁著的《史记》,M—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ik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讲述故事,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丼回忆与之奋关的信息,感受情错,积极参与到学>』屮【讲授新课】第一FI——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自主学习提出闷题]阅渎课本第一目的内容解决卜*列问题:1.《资
2、治通鉴》的体例2.《资治通鉴》的内容3.《资治通鉴》的特点4.《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牛.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牛.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自学后展示学成果,(1)编年体通史。(2)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3)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4)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快速抢荇]1.《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京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15“鉴于往事,有资干治道”猜猜看,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让宁生更深刻的了解《资治通鉴》的意义,通过列表比较司马迁
3、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两部史学领域最杰出的著作的特点、地位和区別。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能从15中找到吸取W史教训的答案,但不能逐字解义。教师引导补充:资治:帮助统治。鉴:镜子,引屮为瞥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通过讨论填写表格,展示如下:《史记》《资治通鉴》作者司马迁司马光时间汉朝北宋文体纪传体编年体内界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吋期的W史记叙从战国到71代的历史[提出M题]《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那么编年体和纪传体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4、:学生能通过理解课本文字,认识到编年体足以吋间为中心,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对于优缺点比较不太明晰。教师通过展示表格加以补充。体例特点优点缺点编年体以吋间为中心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前后联系人物生平、事迹不完整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事件联系[讲练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K列示意阁中,哪一字付所《史记》ABC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1?中都能杳阅到黄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北宋时期战国时期五代时期"《资治通鉴》通过讲练结合的吋间段示意图,让学中更明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叙的吋间段。明确这些吋叫段的重要历史人事件。展示材料:司马光
5、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収来一块圆木,用工ft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尖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失便会从木枕上滑下來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伽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捫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盾,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丫两间房了,冇人翻阅K中的篇章,竟没冇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
6、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回答:学生h—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2: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学生3: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学生4: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学生5:做学要有严递认真的作风。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认识到做学问耍勤奋、认真、持之以恒。第二H——宋词和元曲—、宋词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咖,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祌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多媒体展示:《声声慢》寻寻
7、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敁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提出问题]宋词始于唐朝,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化子科长存短,便于歌唱。1.宋代杰出的调人有哪几位?2.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学,培养学生£)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朱代的词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