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8306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山区低等级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测设方法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区低等级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测设方法探索 :结合滇东北几条公路建设中的工程勘测设计实践,对线位拟合法这种新的测设方法应用和具体作法进行相关的论述,为山区公路勘测设计提供借鉴。 Abstract:biningengineeringsurveyanddesignpracticeintheconstructionofseveralroadsinthenortheastofYunnan,thispaperdiscussedtheapplicationandspecificpracticesoflinebitfittingmethodtoprovid
2、ereferenceforthemountainoushighountainoushigh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山区公路最大纵坡相对容易控制,较难控制的往往是平均纵坡,特别是任意3km平均纵坡。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测设中,采用传统的实地定线方法进行测设时,因为平均纵坡超标而造成返工是常见的,造成了经济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因此,在进行越岭线或河床较陡的沿溪线测设时,必须采用全站仪等先进仪器具体进行实地放坡,避免因为平均纵坡超标而造成返工。 在路线走廊带
3、纵坡总体控制的前提下,具体纵坡控制则需要在测量路线线位控制点平面坐标的同时,还需要测量出点位的标高,即点的三维坐标。在进行平面线位拟合时,考虑纵坡问题。如纵坡问题无法解决,则必须调整路线平面线位。 4平面线位调整 运用纸上实地结合定线的线位拟合法确定的路线线形,在前述的平纵设计中主要考虑的还是路线总体的布置,一般都能精确反映出设计人员意图,往往无需再进行反复调整,在内业设计阶段,经多次拉坡设计比选,增大了工程数量,或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不够理想,经常会发现个别平面线位定得不当,有必要对平面线位进行适当调整,主要目的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
4、质量。具体线位调整可分为大调整和小调整两种。 大调整就是需要平面线位需要进行较大的位移,如十几米至几十米。如拉坡设计时发现此路段需要填方或挖方过大,如几米十几米。并且此路段有平面线位调整的余地,此时应对路线线位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为根据此路段路线横断面地形,计算出需平移距离,在纸上进行调整。由于上区地形复杂,必要时应该进行实地调查或测量确定平移位置。 小调整就是平面线位需要进行较小的位移,如因填方过高、挖方过深、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不够理想等,平面线位仅需移动几十厘米至几米,就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面线位调整的具体作法为:根据初步拉坡
5、后的横断面设计图,详细确定需要进行线位整的路段,然后在纸上上对这些路段的平面线位按需要的移距进行调整,从移线的起点开始解算出对应于原线设计横断面整桩号的新线桩号,并求出长短链,再根据各桩号的移距,在计算机上对原横断面数据进行修改,最后对设计纵断面进行调整,核对无误后输出设计文件。 但需指出,此法的移线资料主要从原线位的横断面上取得,由于横断面施测范围有限,如移距太远,超出横断面测量范围,将难以保证其成果的精度,这时宜现场重新施测改线段的有关资料。一般来讲大调整均需重新进行放线测量。而小调整则视具体情况,判断移线后的设计成果精度能否满足要求。
6、若不能满足精度要,再现场重新放线测量。 在滇东北几条公路勘测设计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一些路段进行线位调整,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5结语 滇东北几条公路的路线测设,均采用上述的纸上实地结合定线的线位拟合法,通过沿线线位控点制数据的采集,进行线位拟合,大大缩短了测设周期,确保了测设成果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取得了显著的设计成效,其最终的平面线位吻合地形较好,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纸上实地结合定线的线位拟合法实际上在没有大比例地形图时,通过在实地测量线位控制点位,取得相对简单但带有针对性的地形图
7、,进行纸上定线的过程。由于线位控制点坐标测量精度较高,且带有选线人员的定线意图,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综合了传统的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的优点。而线位调整则是一种根据初步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的设计过程,优化了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益,节约了大量的工程投资,它们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调整,有效地保证了测设成果的质量。 当然采用这两种方法均需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手段。如全站仪、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若在进行平面线位控制点位测量及放坡工作时采用GPS测量,进行线位拟合或调整时有专用软件,则效果更为明显。 这两种测设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一
8、定的推广价值,在山区公路勘测设计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检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