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8183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忘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忘德育渗透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任务,还应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道德教育呢?为此,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德育渗透初探,做法如下: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有好多英语谚语
2、,很有德育因素,很适用于小学生。如:不劳则无获(Nopains,nogains),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Idleyoung,needyage),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kesperfect)等等。如果把这些谚语教给学生,一方面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甚至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是对学生的一种德育熏陶。因此,笔者以“每周一句谚语”的形式,让学生记录,教学生拼读写,并让他们理解意思,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发现学生们都很会说,在他们说的过程中,一方面说的同学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称之为“直接教育”;另一方面其他听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受到了
3、感染、我称之为“间接教育”。为了不流于形式,我还建立了检查制度,一是每次学完一句都要到组长那儿去背诵过关;二是为了让学生牢固记忆,课前设计一分钟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说一下,复习一下本周学的这句谚语。三是写日记,结合本周的这句谚语,谈本周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从而来提升谚语的德育效应,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二、抓住课内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教育 抓住课内有利时机,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选材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教材中有的章节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要抓住且充分利用 如三年级教材上册第一单元Don’ttouch.当我们学习这一课时,可恰当
4、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学习Don’tlitter这一句话时,可趁机向孩子们引导说,“小猴子都知道不乱扔果皮、纸屑,所以我相信咱们所有的孩子都会做一个讲卫生、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话虽不多,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处理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比如当我们正在上课时,外面挂起了大风,我就可以对窗边的同学说“Couldyoupleaseclosethee?”(你们在家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学生说出“Turnoffthelightss.”(人走关灯。)这样,学生们既练习了语言又受到了一次节约能源的教育。 实践表明,利用英语课堂学科教学对学生渗透思
5、想教育的机会很多,只要我们真正“有心”,善于抓住机会,能精心利用就会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三、进行课后的延伸,使德育教育更有实效性 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应向课外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继续再学习。这样德育渗透会更有实效性。 例如,学生在学了打招呼时,我鼓励他们用英语向别人主动礼貌地打招呼。为了带动学生张口说,我早晨见到学生,主动对他们说:“Goodmorning,Peter.”“Hello,tina.”刚开始,学生们也羞于张口,日久天长,我的行动感染了他们,学生们也渐渐养成了习惯,无论是
6、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用英语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这种鼓励的结果是学生不仅巩固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的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当学生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制止,看到有人随地吐痰说出了:“Don’tspitonthefloor,please.Keepitclean.”(请别随地吐谈,保持地面干净。)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委婉地说出:“Pleasedon’tlitter.Putitinthedustbin.”(请不要乱仍垃圾,请把它放在垃圾箱内。)学生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课后延伸拓展,
7、学生不仅训练了语言应用了语言,又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这样做可以发挥课内发挥不了的作用,使德育渗透更加深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坚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耳濡目染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这样的教学能达到双重的目的,也可以说这样的具有内涵和外延式的教学将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得教学既有深度,又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