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76831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心理干预对30例重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干预对30例重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710032)【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6)04【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扩张型心肌病[1】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干预[2]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近期住院的30例重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对症的心理干预,同时进行观察和交谈。结果86%的患者改善了不良的心理问题,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结论护士应该结合重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诱发因素,釆取相应的护理策略
2、,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关键词】?重症扩张型心肌病心理干预?护理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的特力: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木特征。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木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约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率逐渐增加,据估计,年诊断率
3、约为8/10万,患病率约为37/10万,其中半数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约1/3患者心功能为III〜IV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但部分未被诊断的轻型患者可能会使实际患病率更高。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是运用心理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是之向预定目标变化的过程。针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心内科收治的30例重症扩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均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
4、院部。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岁〜65岁,平均年龄48.6±5.3岁。病程10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5.1±l.l年。30例均合并心力衰竭,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10例。1.2诊断标准30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WHO/ISFC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标准[3】。心功能(NYHA标准)111级-Iv级。胸片x线均示心脏呈“普大型”,心胸比例大于60%,心脏彩超显示:心脏四腔均增大,以左侧增大为著,室间隔、左心后壁运动减弱,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EF值均小于35%。2.方法2.1对此30例患者逐-进行
5、心理访谈总结出他们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2.1.1恐惧、焦虑重症患者预后差,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病情反复发作,反复恶化,疗效通常不理想,导致重症DCM患者随吋处于死亡的威胁之中。加之病房的各种抢救设备和仪器,以及医务人员频频的治疗护理过程和经济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或加重心理负荷,使他们有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2.1.2不承认年轻的、病程短的重症DCM患者表现较为明显,他们对医护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认可,从来不认为自己生病,例如他们认为拒绝按规定吋间测量血压、体温,拒绝基础护理,拒绝心电监护、吸氧、使用各种仪
6、器。2.1.3自卑约36%的重症DCM患者在住院一周之后会出现此类状况。病情加重会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痛苦以及与外界隔离。表现为悲观失望、不语,情绪消极等。2.1.4愤怒患者大多会觉得生活不公平,使他们更增加了对现况的愤恨,以及给家人增加的各种负担是他们觉得自己更加愧疚,看到冋病友去世的恶性刺激,反而更容易对家人、医护人员发脾气,不配合治疗,禁食。2.1.5心里依赖因反复住院对待治疗产生了依赖心里,认为输液冇一种安全感,停止输液就不舒服。2.2心理干预:针对以上患者的心理特点,我对症进行心理干预,方
7、法如下:2.2.1对于恐惧焦虑的重症DCM[4]患者我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根据他们所担心恐惧的问题耐心的分析解释,安慰鼓励他们倾诉。护理人员砬镇定自若,以热情耐心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对医务人员冇信赖感,以取得良好配合。2.2.2采用认知疗法对于不配合治疗、不承认自身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和患者一起讨论正确认识疾病的重要性。鼓励艽积极配合达到治疗的目的,使其改变自己主观的想法,客观的认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2.2.3对于存在自卑、依赖心理的患者采用通情与感通,移情、反移情[5],以及转移行为等心理干预方
8、法进行帮助。即:(1)正确理解患者的情绪与内心想法,自己做出正确的方式并渗透给患者。(2)与患者经常沟通、聊天成为朋友,积极鼓励他们使其感受到热情的关怀。(3)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引发出患者的爱好,并积极配合参与。2.2.4与重症DCM患者家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