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76489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内容:孔子思想精华的核心是“仁”。“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是“爱人”。“仁”的另一个涵义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如果说仁的第一层意思(爱人)是把别人当作人的话,仁的第二层意思(克己复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因此仁就是人的自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完整美 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孔子办学,由于与“学在官府”相对立,所收的弟子知名的,除孟懿子、南宫敬叔来自贵族家庭,其余绝大部分来自贫贱人家及少数所谓“自由民”;而高材生中有如
2、颜渊、子路、仲弓等。“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对颜回尤其欣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时的贵族阶级是绝不可能给贫贱孩子一个学习发展的机会的,因此也就没有关爱之说。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首先就在于他的这种博爱。 孔子不仅是提出“仁”的主张,实践“仁”的内涵的人,而且是终身护卫“仁”的永恒正义的人。五十五岁那年,孔子为了宣传他的“仁”的主张,率领弟子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列国包括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在陈蔡之间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们都饿
3、倒了,孔子知道弟子们不满,向子路、子贡、颜回三人提出了同一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我们不是兕不是虎,却全在旷野上奔走,无家可归,无人收留。是我们的道不好吗?我们为什么到这个地步? 子路说:“人家不信任我们,可能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人家不让我们通行,可能我们还未达到智吧?”孔子对他说:“如果仁者一定被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如果智者一定能处处通行,怎么会有王子比干?”子贡说:“您的道太高大,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为了人家能够接受,您是否可以将您的道降低一点儿?
4、”孔子说:“君子应该努力追求真理,而不取悦于人,让人家接受。你却不是这样,你的志向不远大啊!”颜回出人所料,他说:“您的道至大,所以天下没有能接受。可是这有什么关系?这种世道,不被接受才显示出君子本色。不修道是我们的耻辱,现在道已经大修而诸侯们不用,这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对此很满意。临逝世前病中的孔子仍不甘于自己政治理想的未能实现,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后七日,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二岁”(《史记·孔子世家》)。 与“仁”相关的就是“礼”。仁代表内心的自觉,礼代表外在的规范。这就是君臣父子
5、的礼制和礼的观念。仁是礼化的仁,礼是仁化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以君臣父子之名,正君臣父子之礼”仁与礼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的正确的准则与方法就是中庸之道。中有中正、中和之意;庸即用,即常。中庸并不是折中主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都是说人应有一身正气。 孔子也有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对照孔子办学“有教无类”和对人民应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的思
6、想,其本意是主张:人民群众舆论认可的政令,可以使人民照着去行;群众舆论不认可的政令,应让人民知道为什么要发这个政令。这具备了明显的民主思想,绝不是有些假借孔子之口,愚弄百姓者所曲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且孔子认为治民不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样“民免而无耻”,也就是将百姓当牲口看待,只用行政命令和惩罚对待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老百姓虽然免受刑罚,但却没有基本的道德意识,一旦失去外部控制,他们便会犯罪。这是没有民主的社会后果。孔子很重视民主思想,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富民,教民的思想主张。孔子
7、率弟子们周游列国,其间到过卫国,他赞羡道:“庶矣哉!”好啊,人口这么多!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既然多了,又该怎么治理呢?孔子说:“富之”,想办法让人民富足起来嘛。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办教育让人民学文化,掌握知识,摆脱愚昧,在文明道上前进嘛。孔子的“富之”,“教之”的思想正符合现代科学意识。.17. 综上所述,孔子的思想可以归为“仁”、“礼”、“中庸”、“导”、“富”、“教”,也即博爱(爱人与自觉的爱)、中正、民主、自由与科学。真与善共同构成完美的统一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