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ID:25695309

大小:26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2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1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2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3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4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教育思想一、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子贡)(《荀子·法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二、论教育作用1、论教育的社会功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子贡

2、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2、论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阳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三、论教育目标仕而优则

3、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宪问》)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四、论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1、道德教育内容(1)仁与礼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伤人乎?不问马。(《乡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2)孝悌 孝悌也

4、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 孝慈则忠。(《为政》)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3)忠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民无信不立。(《颜渊》)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5、《述而》)德上艺下的教育传统五、论道德教育1、德智关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2、论德育过程知:有德者必有言。(《宪问》)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3、论德育原则和方法(1)立志乐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颜乐处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阳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2)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3)改过迁善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子曰:丘也幸,

7、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过则勿惮改。(《学而》)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六、论教学原则1、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2、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柴也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