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

ID:2407478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_第1页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_第2页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_第3页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连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研究:本文通过对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的研究,展开了施工方案拟定、实施监测、选定施工方案的科研攻关。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施工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doublemultiple-archtunnelexcavationsupportingresearch,launchedaconstructionplandreplementmonitoring,selectedconstructionplanofscientificresearch.  Keyultiple-arch;T

2、unnel;Excavationsupport;construction      :U455:A:  1新房子隧道工程概况  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新房子为双连拱隧道,其长度为350m,起点为K307182,终于K307532。隧道纵坡为1%单向纵坡,隧道平面位于曲线上,隧道进口洞门为端墙式洞门,出口为偏压式洞门。  本工程地质历史漫长,地层、构造组成复杂,地层、构造组成复杂。区内发育震旦系几寒武系-志留系,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岩体不完整,层理发育,岩体结构呈块碎状镶嵌结构-角碎状松散结构,地下水作用较弱,隧道出口段为强风化~弱风化岩,风

3、化强烈,裂隙发育,呈块碎状镶嵌结构-角碎状松散结构,节理发育,为弱透水层,隧道以Ⅳ级围岩为主。  隧道设计为。洞室净高2*10.25*5m。  2新房子隧道的施工技术难点  (1)单洞开挖断面大,采用合理的开挖形式及步序是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  (2)施工过程中由单侧施工过渡到双侧施工,围岩应力释放不平衡,使中墙承受较大偏心荷载,可能导致中墙失稳,因此合理选择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工作面间距,直接关系到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  (3)因中墙顶围岩至少受三次爆破扰动,受力最为不利,且两侧正洞开挖,特别是上台阶开挖时,会对中墙顶部围岩扰动较

4、大,因此进行爆破控制,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  3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结合本工程特点,新房子隧道施工技术研究主要是开挖与支护。研究方法为:技术方案编制→方案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指导施工→总结→推广。通过采用工程类比法,收集有关双连拱隧道施工的工程实例。拟定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制定工艺操作细则。  (2)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建立施工实施监控系统,建立全隧道信息化控制体系、对隧道围岩变形、中墙受力进行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围岩或结构的应力应变状态,指导施工。  4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1)洞口段开挖与支护方案。隧道进出口全有超前支护

5、,超前防护为超前小导管、超前小钢管和长管棚,长管棚位于出口段。在进出口主洞施工前,对边、仰坡采取水平中空锚杆结合10cm厚X喷混凝土进行加固。然后进口沿开挖外轮廓线施工注浆小导管预加固。出口施作长管棚导向墙,施作长管棚。开挖采用正台阶分部法施工,预留核心土,单循环进尺1.0m(1榀钢架间距)。  (2)洞身开挖方案比选。连拱隧道开挖洞身支护是关键,直接影响到工期和后续工序及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施工方案讨论研究时,根据新房子隧道双跨连拱的特点,拟定了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采用中导洞正台阶法方案,并对该方案上台阶长度进行比选。  (3)施工方法及关键

6、施工技术。开挖步序、两洞开挖面合理间距、爆破控制是保证开挖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的关键,也是连拱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  新房子隧道从进口进洞,导洞开挖临近出口管棚段时,停止开挖,从出口侧施工管棚。管棚施工后,进行导洞开挖。右洞洞口紧临河道,洞口山体接近直立,右洞进洞,需大量开挖山体或采用顶撑形成工作平台。  中导洞正台阶分部台阶法施工方案断面示意图见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