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73393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乐在本心,以台为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乐在本心,以台为寄:《超然台记》凭借其别出心裁的精妙布局、玄虚超然的庄子思想和幽微波折的真挚情感在苏轼的众多散文中脱颖而出,体现出苏轼清雅出尘的襟怀、自得其乐的心态和高旷逸尘的韵致,下笔行云流水、自得天成、随笔挥洒、涉笔成趣,实为记游散文中的佳作。 关键词:苏轼超然台记 李耆卿《文章精义》有评:“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苏轼的散文正如大海一般汪洋恣肆、洒脱自若、晓畅疏放、波澜起伏。而其记叙亭台山水之作尤是精妙奇丽,情、理、景、事浑然一体,脉络清晰毫无突兀之感、构思高妙而无斧凿之痕迹,姿态横生又自然天成。 《超
2、然台记》则是这类文章的一个典型。罗大经《鹤林玉露》评:“《庄子》之文,以无为有;《战国策》之文,以曲作直。东坡平生熟此二书,故其为文,横说竖说,惟意所到,俊辩痛快,无复滞碍。”《超然台记》便是如此博众家之所长,既有庄子文章的汪洋恣肆之风、天马行空之思,也有《战国策》文章的纵横雄辩之势、明晰透辞之理,充分体现了苏轼一任自然、随物赋形的个人特色。 一、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 1.一字立骨 全文共八个“乐”字,弥散各段:“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吾安往而不乐”、“则可乐者常少”、“而忧乐生焉”、“人固疑予之不乐也”、“予既乐其风俗
3、之淳”、“乐哉游乎”、“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其议、叙皆围绕“乐”字而展开,以乐开头、以乐收尾,贯穿始终,显得文脉清晰、线索分明、气势丰盈浩然而顺畅奔流。吴楚材《古文观止》评其:“俯仰情深,而总归之一乐。”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便称之这种运笔方法为“一字立骨”。 2.灵活格局 整篇文章没按一般的游记模式,打破了一般先叙事、次描写、后议论的格局,而采用了由理入事、由事及景、以理收尾的独特构思,各种成分按主题展开的需要而错综适用、变化莫测,使得全文如行云流水般,率性而作又纹理自然。 [议]文章起头明确提出凡物皆有可观皆
4、有可乐的观点,达了“安往而不乐”的豁达精神,起调高妙,开篇不凡。第二段写祸福辩证关系——世人从求福辞祸出发,却得到求祸辞福之果。进而层层递进加以分析论证,从物我关系入手提出了文章的主旨:只有超然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反之物欲遮盖蒙蔽,使心拘于物内,则是“大哀”。两段中全无超然二字,却无言不着意于超然。各自从正、反两面论述超然物外之乐和无法超然之苦,为文章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逻辑缜密而条理清晰。 [叙]说理之后,笔调一转,便写从杭州到密州生活环境之变,以忧景为后文之“乐”埋下了反衬的伏笔,继而写苦中得乐,以具体事实对主旨再次论
5、证。接下来写修台、游台、名台,此记的主角超然台终于出场,让人读来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惊艳之感。最末提出了“予之无所往而不乐,盖游于物之外也”的主旨,首尾一气相互呼应。 3.跌宕气韵 议论时则是雄辩浩阔的激扬文字,层层说理气势沛然、纵横畅达;叙事时则是平易流畅的娓娓道来,言简意赅、轻灵明快,最后卒章显志,醍醐灌顶而余味袅绕。如此跌宕波澜的气韵,使得全文舒卷自如、起伏有致,显得绰约生姿。而又是如此自然浑融、一气呵成,令读者读来酣畅淋漓。 二、俯拾即是的庄子痕迹 苏轼少年时好读《庄子》,从小就深受受道家思想的渐染,在性格
6、中显露出一种旷达、清虚的痕迹。苏辙为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中便提到“少……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1.思想的传承 《庄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