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

ID:24073011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中对考试制度的思考于晓静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一、课程改革中考试方式原则考试的宗旨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发掘其不足、及时反省、学会与他人竞争,为每个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根据我多年来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考试方式应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是与教学原则体系与时俱进、密不可分的。激励性原则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孩子们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测评命题设计要有新意、要有趣味性,给孩子们自我膳食的机会、平台,激励被评价者通过自己努力去体验取得成功的快乐。经实践证明,当评价命

2、题与学牛.实际牛.活紧密联系时、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时候,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心情愉悦、信心十足地参加测评,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考试,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2.基础性原则考试命题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木技能的考察,因此考点应该选择学科中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反映学科核心木质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或会出现歧义的题目,尽量不要出偏题、怪题去哗众取宠,否则将偏离考试的木意。3.开放性原则近年来考试改革所推崇的是主观性试题,这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没有唯一固定答案的出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修订了封闭性试题的种种缺陷,尤其是在考核学生组织、归纳

3、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上更加符合新课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念。至于关于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虽然存在一定评分误差,有很大可探究空间,但是这些绝对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开放性试题的理由,因为开放性试题提供给学生的是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关注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远比评分标准的误差重要得多。1.综合性原则新课程所要求的考试内容是重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命题方式一定要改变试题中的学科封闭现象,体现出各学科的奋机整合,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所提出来的问题。2.现实性原则“教育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作为一名新吋代

4、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的知识灌输,在考试中人力提倡并展开联系学生学4和生活,联系与时俱进的社会现实的题型,主要0的是考查学生分析显示问题的能力水平。二、用考试改革推进教学工作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1.正确清醒地认识考试本质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中教书育人的指挥棒,更是检验学生学业成就的试金石,是一种

5、让学生体验成功式、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奖勤惩懒、养成教育很好的催化剂。2.构建科学考试机制任重而道远社会的进步带动着教育的进步,教育领域经历着从注重传授知识发展到注重能力培养的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路程。考核评价作为学业成就和教学成绩评价手段方法,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着激励、筛选、检测、反馈等多种功能。考核评价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考核手段多样化,不以书面检测作为唯•一的检测方式。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全面综合经常性的科学衡量出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很多学科可以采用U试笔试紧密结合、开卷闭卷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建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学校考

6、核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负扪,这既是教育考试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其中涉及到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观念、教育资源的分配等多方面。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协调处理。1.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我们要解决考试的指导思想问题,我们的考试是为了让学生在学4上得到更大的进步,考一次就能激发一次学AI的积极性,每考一次就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哪里存在着可开发的空间,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可供不断开发的金矿,不断去解决学习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调整好状态去超越自我,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成功。三、加快推进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紧密结合的普通高

7、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1.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纳入录取要彻底改变单纯以分数论英雄的现状,搞好基教、教研、招生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切实发挥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2.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主体问题的研究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本着民主与平等的原则,评价主体•一般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三部分构成。要探讨评价主体的构成及地位问题,进一步减少主观因素,最大限度地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3.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才渠道应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甚至考试科0也可以根据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大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