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

ID:24060977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_第1页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_第2页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篇一:三曹诗歌浅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首要时期,没有魏晋就不会有诗坛的辉煌而支撑魏晋文学并具备导引作用的人物必属三曹。但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钻研却相当少,这足以引起钻研界的注重,而在三曹的情感表述异同、风格对比方面的钻研就更少了。因此,针对三曹诗歌的钻研价值还是空前巨大的,本文以三曹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为视角来分析三曹诗歌,对进一步钻研三曹具有首要意义。  关键词:三曹;建安风骨;情感表达  Abstract: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

2、,].北京:中华书局,2010-02  [2]邬国平.汉魏六朝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  [3]崔宇锡.魏晋四言诗钻研[M].成都:巴蜀书社,2006-06  [4]傅正义.“三曹”诗歌异同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2期  [5]黄阿元.浅谈“三曹”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及其原因[J].民营科技,2010年12期  [6]王巍.论刘勰对三曹的评价[J].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5期  篇二:略谈《歧路灯》语言的地方色彩  摘要:清代《歧路灯》这部小说是钻研中原方言文化的首要史料,语言上具有浓郁的

3、河南地方特色。本文从《歧路灯》中方言词语的大量应用、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的灵便运用以及高频应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法现象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歧路灯》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关键词:《歧路灯》方言俗语语法现象地方色彩  Abstract:QingDynasty,QiludengThenovelisthestudyoftheCentralPlainscultureisanimportanthistoricaldialect,theextensiveuseofQiludenginthedialectiliarfolkproverbsan

4、dhigh-frequencyuseoflocalcharacteristicsofgrammaticalphenomenatoinspect,itcanbeseenQiludenglanguagehasadistinctlocalflavor.  Keymaticallocalcolor  《歧路灯》是清仁攀李绿园(1707-1790)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一百零八回,约六十余万言。其是土生土长的河南宝丰县人,十分谙熟中原地域的方言文化,自觉地把它运用到小说的创作中。正如姚雪垠所言,《歧路灯》是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

5、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冯友兰也觉得,《歧路灯》是“用方言的文学”,由于运用的民间语辞或方言俚语相当丰厚,因而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不仅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还可以为文学、民俗学钻研供给借鉴。  《歧路灯》语言的地方色彩突出地表现在方言词语的应用上,还有大量民间谚语及一些语法现象。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些语言现象,并略谈其语言的地方色彩。  一、河南方言词语的大量应用  《歧路灯》语言的地方色彩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河南方言词语的大量应用,使小说语言犹如披上了一件色彩鲜明的外衣,因而,打开这部长篇小说,立即让人感觉一股浓

6、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个河南人,导语《歧路灯》文本,就好像回归故里,历历在目,亲切自然。  《歧路灯》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语言特色最主要是体现在词汇方面,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其中特色词语的运用。栾星先生在整理校注《歧路灯》文本时,为之作了近一千余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