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ID:24056355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_第1页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_第2页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_第3页
资源描述: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限公司编号版本/版次A/0文件类别程序文件页码1/3页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生效日期1目的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测量和监控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有效性。2范围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用的软硬件等。3职责3.1品管课负责对测量、监控设备的校准;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3.2品管课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测量、监控设备的追踪处理;负责对测量和监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3.3购买课负责测量和监视设备的采购.4程序4.1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采购及验收根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测量和监控设备,由购买课采购,

2、品管课验收;4.2测量和监控设备的初次校准a)经验收合格的测量和检控设备,由品管课自行校准或送外校准,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品管课负责对该设备编号,建立《测量监控设备履历卡》,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并填写《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b)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c)品管课负责测量、监控设备的发放。4.3测量、监控设备的周期校准4.3.1每年12月份品管课编制下个年度的《计量校准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a)对需外校的设备

3、,由品管课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b)对需进行内部校准的设备,品管课应编制相应的《内部校准规程》,规定校准的方法、使用设备、验收标准及校准周期等内容,品管课课长批准后,由品管课实施并填写《内校记录表》。4.3.2校准合格的设备,由校准人员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部份功能或量程校准合格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有限公司编号版本/版次A/0文件类别程序文件页码2/3页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生效日期的,贴《限用标签》,标明限用的范围;校准不合格的,贴“不合格标签”,修理后重新校准;对不便粘贴标签的设备,

4、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4.3.3对于测量、监控用的软件,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填写相应的校准记录。4.4测量、监控设备使用、搬运、维护和储存控制4.4.1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测量和监控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4.4.2在使用测量、监控设备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4.4.3使用者在测量监控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和失效。4.4.4测量、监控设备的校准、修

5、理、报废应记录在设备履历卡和一览表内。4.5测量、监控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4.5.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监测工作,及时报告品管课。品管课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在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品管课应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5.2对无法修复的设备,经品管课课长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4.6测量、监控设备的环境要求。测量、监控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由品管课负责监督检查。4.7对检测人员要求4.7.1专业计量人员需

6、经国家计量部门培训,持证上岗。4.7.2品管课对测量、监控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5术语解释测量/监控设备:为实现测量/监控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它们的组合。5相关文件《内部校准规程》《计量校准计划》6质量记录《测量监控设备履历卡》《内校记录表》《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校准成绩书》有限公司编号版本/版次A/0文件类别程序文件页码3/3页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生效日期附: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流程图责权部门(人)记录监视测量装置购进验收不合格校准标识合格不合格发放使用周期校准合格记录保存维

7、护使用购买课品管课品管课品管课品管课测量监视设备一览表校准成绩书合格标签计量校准计划合格标签校准成绩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